当年的协议太天真
对于美国监视欧盟金融交易数据一事,欧洲多国近来纷纷表示震惊和愤怒。欧盟委员会内政事务委员塞西莉亚•马尔姆斯特伦表示,如果美国没有给出合理解释,欧盟将会终止与美国的金融数据共享协议。欧洲议会的代表也表达了他们的愤怒,目前7个欧洲议会党团当中已经有4个明确表示希望欧盟终止与美国2010年所签署的协议,并批判当年支持签署协议的欧盟议会党团太过天真。
德国左翼党日前批评政府在数据保护与听从美国命令两个选项前无法做出正确决断。德国民众也普遍担忧自己的信息已经被非法存储、使用,并批评政府没有采取有力的回应措施。为此,德国银行联盟近日发表声明澄清,德国银行信用卡的数据往来基本没有被涉及,但是这个声明能否让大家满意还需等待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欧盟委员会委员马尔姆斯特伦近日已向美方提出申请,希望对方就“窃取”行为给予合理解释,但至今仍未得到满意答复。她认为:“我们与美国方面共享金融数据的协议中有保护个人信息的条款。我们已经清楚地表明了立场,如果外界指控属实,美方的行为就违反了当初的协议,相关协议就有可能终止。”
有评论认为,美国的这种不仗义做法充分暴露出美欧之间并不“和谐”的关系。专家指出,这起事件充分说明美国并不是完全信任其欧盟盟友,因而在协议之外建立了一整套监控监视系统,以美国的标准来监视所有其认为可疑的信用交易,这些做法当然会引起其他国家的一些不满。美国对欧洲公民的监控,如果事实确凿则已超越欧美数据共享的范畴,并且也已超越对本国公民的监控范畴,是对欧洲公民隐私权的入侵。站在这个角度,欧美双方仅仅靠调整数据共享协议,已不足以安抚欧洲公民受伤的心。日前,欧洲议会已开始考虑重新修改现有数据保护法,并将于近期举行初步投票。
链接:共享数据已多年
欧美之间有着多年的数据共享史。早在上世纪末,美国就宣布以“完全与开放”的姿态共享由国家投资获取的科学数据,欧盟也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欧美双方签署了多项数据共享协议,比如2010年6月“艰难”通过的欧美金融数据共享协议,目的是便于追踪被指控的恐怖分子。根据该协议,美国财政部可获得来自欧盟的金融数据,以帮助调查、搜索、识别与起诉恐怖分子及其经济资助者。同时,美国方面提供的这些信息对欧盟反恐也大有裨益。不过,多数欧洲民众表示,不应为反恐需要而牺牲自己的隐私。
“棱镜门”事件发生后,美欧之间的数据共享面临质疑。有欧洲议员抱怨说,10多年来他们一直屈从于美国政府的要求,允许美国访问欧洲的财务和旅游数据,现在是重新考虑这些协议的时候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