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发央票我发狂,闹钱荒,债满仓。隔夜难求,抛券最心伤。烧香哭求逆回购,几时有?……”最近在金融市场流传着这么一首“打油诗”,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期银行对资金的“渴求”。
6月份对于银行而言可谓是“中考”之月,银行不仅要在月初向央行缴纳存准金,还要在月末迎来监管部门75%的贷存比的监管红线。进入6月下旬,各大银行“抢钱”进入白热化。昨日,记者走访福州市区东街口、五四路附近的多家银行了解到,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出现飙升,几乎达到今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同时由于市场资金面紧张,银行贷款额度趋紧,利率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浮。
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飙升 长短期产品收益倒挂
受银监会8号文件的影响,近几个月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普遍下行,在两周前还难见4.5%以上的产品。但最近在“钱荒”的高压下,银行理财产品再度扮演起“救火队员”的角色。
昨日,记者以客户身份走访福州市区多家银行网点发现,不少银行最近两天和即将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几乎全线“破五”,还有很大部分在6%以上,有的甚至高达7%。比如:民生银行6月24日发行的非凡资产管理35天增利第083期尊特02款收益率就高达7%。
为了吸引客户,不少银行还将各自的高收益理财产品推销广告牌放在了银行大门前最显眼的位置。记者在光大银行福州鼓楼支行看到,银行门口的LED显示屏就打出了“T计划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6.2%-6.8%”等字样的广告。
根据普益财富监测数据显示,上周72家银行共发行563款理财产品,发行银行数增加11家,产品发行量增加227款。几乎所有银行都将近期准备发行的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调至今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6月底银行资金面吃紧,现在的年收益率几乎达到年内峰值,最近买理财产品可以说非常合算。我们推出的理财产品很多在两个小时内就被抢购一空。”在东街口附近一家农业银行的大堂经理说。
而在五四路上一家华夏银行里,客户经理向记者推荐了几款新一期的组合投资类的理财产品,期限从36天到72天不等,收益率普遍都在6%以上,有的甚至达到7%。该客户经理坦言,由于各家银行闹“钱荒”,该款理财产品的资金主要就是为各银行间拆借所用。“目前7%的收益率在其他行是很难看到的,6月30日过后,收益率有可能就会降低了。”
按照惯例,理财产品的年收益率和期限成正比,期限越长年收益率越高。但昨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不少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出现长短期产品收益倒挂现象。
兴业银行东街口一家支行的理财经理表示,这几天银行主打短期理财产品,大部分期限在40天左右,并且高于长期理财产品的年收益率,目的就是揽储。比如:一款期限为1个月的分行版理财产品收益率就能达到6%,而为期366天的“天天万利宝”2013年第24期E款只能达到5.2%左右。
此外,除了常态发售的理财产品,招商银行还推出“手机银行专属”、“超级网银专属”等新产品,预期收益率达到5.2%。
除了高收益率,不少银行还推出了花样百出的优惠活动来吸引客户。比如,招商银行福州东水支行就表示,购买理财产品即送微波炉三件套、精美碗筷等两百元左右的礼品。东街口一家兴业银行还特别推出分行版理财产品,只在固定网点出售,对于新开户的客户还赠送超雅乳酪抵用券、话费、咪表停车卡等。此外,平安银行、光大银行等也有推出不同的优惠。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