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百姓补贴大银行”
目前我国居民储蓄率远远高于世界20%左右的平均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失调。有关报告指出:储蓄高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最终消费的实现,影响了最终消费需求的增长。
如果总供给的增长快于总需求的增长,长期下去将不利于短期宏观经济均衡和长期经济的稳定增长。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认为,高储蓄率必然导致高投资率,也就造成了产能过剩的局面,而我国连续多年高增长的投资依然无法完全吸收过高的储蓄率,而高投资率所形成的产能又不能被国内消费吸纳,这就形成了我国对外贸易顺差较大,而国内需求相对不足的局面。
在当前负利率状态下,储户把大多数收入存进银行会面临一定的损失。“居民以较低的利息把钱存入银行,但银行却可以以较高的利率发放贷款,客观上造成了‘小百姓补贴大银行’的不合理现状。此外,负利率状况下,高额储蓄客观上也给储户利益带来一定的侵损。”王晋斌说。
提高居民收入 拓宽投资渠道
如何改变高储蓄现状?“未来亟须加大社会安全网建设,政府应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加大财政投入,减少普通居民预防性存款。”王晋斌建议。
此外,提高居民收入,让百姓有更多钱敢去消费。北京学者智欣认为,收入分配改革的另一项任务,是要在再分配中改变“强政府弱居民”态势,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这要求政府合理运用累进税率、提高个税起征点、结构性减税等税收手段,将高收入阶层的部分收入转化为普通居民的“收入”。更关键的是,政府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在公共服务和民生领域的消费支出,大幅度压缩包括“三公”经费等行政经费,将更多政府收入转化为普通居民的“收入”。
专家还建议,应进一步拓宽百姓投资渠道,加快发展直接投资,增加居民财富的保值增值途径。同时,完善和规范信用体系,推动消费信贷全面普及;优化消费环境,规范市场秩序,提供多层次消费产品,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