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行拆出资金超千亿
上周五开始,国开行、农行、邮储银行、工行等大型机构加入到平抑市场波动的阵营。
“央行到底把钱给谁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央行的表态。”6月25日,多家大行交易员说。
上周五开始,国开行、农行、邮储银行、工行等越来越多的大型机构加入到平抑市场波动的阵营。
一位大行交易员告诉记者,上周开始,国开行一直充当平抑市场价格波动的角色,拆出的资金量级不少于1000亿元。
25日,工行也罕见地公布其流动性情况,该行表示,其流动性充沛状况居全球同业领先地位,高流动性资产余额超过4.6万亿元。
工行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工行境内人民币存款余额约14.2万亿元,贷款余额约8.4万亿元,人民币存贷比保持在60%左右,远低于75%法定标准。缴存法定存款准备金后,债券、同业融资、超额备付和现金等高流动性资产余额超过4.6万亿元,流动性充沛状况全球同业领先。
此前央行曾点评批评大型银行未发挥市场一级交易商应有的作用,最终导致了6月份货币市场价格大幅波动。
此番,央行再度要求,大型银行要进一步发挥好市场稳定器作用。重大突发性问题要及时报告央行。
央行告诫各商业银行“沉着冷静应对流动性波动,避免非理性行为”,保持日常流动性合理水平。
前三周四大行新增贷款2900亿
截至6月23日,四大行新增贷款2900多亿。6月四大行第一周便拿下了2200亿元的额度,被点名批评后,6月第二周新增贷款压缩至1700亿。
值得关注的是,在经历了6月第一周信贷的狂飙突进,第二周被动压缩后,第三周,银行体系的新增贷款投放能力再次回复。
知情人士透露,截至6月23日,工、农、中、建四大行新增贷款2900多亿,6月信贷增长经历了过山车,四大行第一周便拿下了2200亿元的额度,被点名批评后,6月第二周新增贷款压缩至1700亿元水准。
此外,截至6月23日,四大行存款仍在流失,新增人民币存款为-2000亿元,不过随着月末揽存力度加大,季末考核等时点因素,银行体系将再度迎来存款大回流。
早在6月20日,银行间市场利率狂飙突进的高峰,一份央行货币信贷形势分析会议讲话纪要便从金融机构流向了市场。是次会议,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张晓慧明确警告了6月份前10天商业银行信贷投放过猛的问题。
上述纪要显示,6月前10天,全国银行信贷增加近一万亿,这么快的增加历史上没有过,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4家主要银行中有一半的银行这10天增加的贷款比其6月的限额还多。监管层还对邮储、中信、民生、平安等多家信贷投放过猛的银行点名批评,“一些银行认为政府会在经济下行过程中出台扩张性政策,提前布局占位。”
信贷高速扩张的背后,贷款结构不合理问题显著。纪要显示,6月前十天全国银行新增贷款中70%以上是票据,部分银行诸如恒丰、浦发票据占比超过了94%。央行认为,这不仅不可持续,还潜在风险,而一般性贷款增加不多,这被各方认为是信贷空转。
6月25日,央行表示,要合理把握一般贷款、票据融资等的配置结构和投放进度,谨慎控制信贷等资产扩张偏快可能导致的流动性风险,加强同业业务期限错配风险防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