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福建 福州 闽南 台湾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图库 视频
论坛 房产 创业 家居 旅游 健身 出国 交友 婚嫁 亲子

      人民日报:“货币民族主义”损人不利己

      美国《华尔街日报》2月14日发表社论,批评美联储等发达国家央行过度使用超宽松货币政策,称这种做法是“货币民族主义”。社论批评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是超宽松货币政策的“始作俑者”。美国和日本接二连三地抛出量化宽松已殃及多个经济体,一些国家央行被迫放松货币政策,以避免本国货币过快升值。有分析指出,“货币民族主义”不会推动经济实现更快增长,相反,只会重新制造经济创痛。量化宽松在全球范围内大行其道已引起新兴市场国家的警惕。

      引发更大混乱

      《华尔街日报》的社论指出,七国集团12日发表了关于汇率的声明,一边逃避责任,一边希望稳定全球货币市场,结果却是引发了更大的混乱。声明说,汇率的过度波动和无序变动对经济和金融市场稳定都会产生不利影响。事实上,如果七国集团真想保持汇率稳定,它们是可以做一些事情的。这份声明只是一个软弱的尝试货币扩张的借口,是一个有力政策的糟糕替代品。

      社论说,七国集团每天都用“无辜”欺骗着全球的货币交易者,然而,全球汇率每天都在跟随着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和欧洲中央银行行长德拉吉等“全球货币大师”眉毛的挑动而跳跃。货币是一种商品,而国家就是这种商品的垄断供应商。市场每天交易上万亿美元的货币,但是国家和央行可以通过控制供应而改变货币的价值,所以在纸币市场根本没有自由市场一说。

      日本安倍政府政治干预央行的做法是令人遗憾的,但是他仅仅是加入“潮流”而已。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发达国家央行已经成为国内经济政策的代理人,伯南克领导的美联储一直领导潮流,采取接近零利率以及超过4年的多轮量化宽松。

      社论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货币体系以美元为基准,世界各国开始或多或少地玩起了货币游戏。作为美元管家,美联储本应承担美元捍卫者的角色,但危机后伯南克只是向世界其他国家宣布“你们照顾好自己”,就开始对美元“开闸放水”,导致流动性泛滥,其他国家央行被迫放松货币政策,以避免货币升值过快。

      货币供给的管控随着政府规模的扩大显得越来越重要,固定或更稳定的汇率将为政府支出设定限制。然而,越来越多发达国家在过去几年通过操纵货币、希望管理经济的做法并没有真正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陈川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海都微信
      海都微信
      海湃APP
      海湃APP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14 举报邮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戏频道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温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06 海峡网(海峡都市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08128号-2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编号:20070802
      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拥有海峡都市报(海峡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福建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本站由速网科技提供CDN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