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步再次开启“非一般”的发展。 3月4日,特步发布公告称,将与WolverineGroup建立合资公司,在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开展Merrell(迈乐)及Saucony(圣康尼)品牌旗下鞋履、服装及配饰的开发、营销及分销。值得关注的是,2018年底,Saucony已在天猫、京东等官方旗舰店停止运营。 此次成立合资公司,特步希望加速发展体育运动用品市场。业内人士认为,接手Saucony不仅可以塑造品牌专业运动化的形象,同时也可以从该细分领域加速,实现“弯道超车”。但伴随国内诸多品牌已纷纷加码,特步将面临不小的压力。
索康尼品牌在美国享有“运动鞋中的劳斯莱斯”美誉,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具有100多年的历史,产品分为专业运动系列和运动休闲系列两大类,它是全球四大慢跑鞋品牌之一。 01“复活”圣康尼 3月4日,特步发布公告称,XtepHoldco特步控股有限公司、特步国际(港股01368)控股有限公司直接全资附属公司与合资伙伴GeminiOperationsB.V.、WolverineWorldWide,Inc.(“Wolverine”与其附属公司合称“WolverineGroup”)全资附属公司订立若干成立合资公司协议,将成立合资公司。
公告显示,成立的合资公司将于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开展Merrell(迈乐)及Saucony(圣康尼)品牌旗下鞋履、服装及配饰的开发、营销及分销。XtepHoldco及合资伙伴各自向合资公司支付的协定初始资金为约1.55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此前Saucony在中国发展可谓坎坷。2004年,Saucony登陆中国,虽然已经登陆中国十余年,但Saucony一直未能真正打开中国市场。2018年12月28日,Saucony圣康尼在天猫、京东等官方旗舰店停止运营。 此前,Saucony在中国发展由独家代理商永三商贸(上海)有限公司负责。永三商贸(上海)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此前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因合同到期,我们将不再代理Saucony品牌。在线下的Saucony实体店也都在2019年1月1日前关闭。”据永三商贸内部人员透露,在中国曾为Saucony开了20家左右的实体店。
据悉,Saucony于1968年被A.R.Hyde Sons公司收购,正式开始生产跑鞋。因专注跑鞋发展,Saucony已成为全球四大慢跑鞋品牌之一,并在美国享有“运动鞋中的劳斯莱斯”美誉。 而特步则于2002年创立旗下运动品牌“特步”,目前,特步与独家代理商拥有超过6200家零售店组成的庞大分销网络,全面覆盖中国内地31个省份、自治区及直辖市,以及在海外设有一些销售点。特步主要从事鞋履、服装及配饰等体育用品的设计、开发、制造、销售、市场推广及品牌管理。
02圣康尼在中国市场一波三折,水土不服 作为跑鞋垂直领域的佼佼者,圣康尼一直看好中国跑步市场。遗憾的是,其表现也是一波三折,并不顺利,显示了国际品牌在中国水土不服。2004年3月,上海索康尼(也就是现在的圣康尼)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基于当时中国高端体育用品市场仍留有较大空白,圣康尼在中国市场给出的最低价格是1000元,意图很明确,就是继续保持圣康尼高端的品牌形象。
但圣康尼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2004年全国在岗职工平均月工资仅为1335.33元;换句话说,掏钱买一双圣康尼跑鞋需要花掉一个成人一个月的工资,不当的定价策略,导致仅仅两年后,圣康尼便在中国市场消失。 2015年,圣康尼正式确立了中文标识,意图卷土从来。如果说在2004年,跑步还完全构不成一个成熟市场的话,到了2015年,跑步已经成为迅速崛起为大众第一运动,2015年居民收入与2005年相比,也不可同日而语,圣康尼再卖至少1000元一双的跑鞋应该不是什么难事了吧?但照搬国外经验,缺乏对于中国市场的认知,营销想当然,再次让圣康尼跌了一个大跟头。 2015年再度进入中国市场的圣康尼希望继续凭借其高端、专业、高技术含量的品牌形象通吃跑鞋市场。
遗憾的是,圣康尼在上述两方面都乏善可陈。与耐克、阿迪达斯、甚至亚瑟士纷纷赞助马拉松比赛不同,圣康尼既不愿意花钱营销,也不愿意成为马拉松赛事的直接赞助商,而是采用了发布马拉松赛事“限量款”跑鞋这一招,希望花小钱办大事,结果跑者并不买账。而从2015年到2018年,圣康尼在中国大陆市场的线下销售门店,只有区区20家,且仅仅集中在北上广,而线上销售网络,也仅限于天猫和京东。圣康尼自然是比不了满大街的耐克阿迪门店,与亚瑟士到2018年已经开了200家门店相比,也相去甚远。
诚然,圣康尼在资深跑者中享有较高知名度,但可供资深跑者选择的高端跑鞋实在太多,并且资深跑者对于跑鞋的依赖性和崇拜感在下降,圣康尼并没有绝对优势。以上几方面因素综合,使得圣康尼始终是一个“小众”品牌。
03特步持续看好跑步市场,对于圣康尼志在必得 事实上,在圣康尼代理合同到期,暂时还没有找到代理商,面临退出中国市场的窘境时,就有传闻称安踏有可能与圣康尼合作;而最终结果是特步拿下圣康尼跑鞋在内地和港澳的经营权。其间的商业故事想必也是十分跌宕起伏而又丰富有趣,大家自行想象。 作为同为晋江、甚至在一个村子起步的两家国内运动装备巨头,特步与安踏彼此较劲而又差异化发展,正应验了一句话,有了伟大的对手才能促成自身进步。 对于安踏而言,2018年显然是大获丰收的一年,其市值破千亿,营收破200亿。安踏已经是体育服装装备行业里市值最高的公司,是李宁的5倍,特步的10倍,361度的38倍。
安踏目前对于欧洲体育巨头亚玛芬体育(AmerSports)的收购已进入尾声,如果顺利,安踏也将反超安德玛成为全球行业内仅次于Nike和adidas的第三大运动巨头。 届时,加拿大奢侈级户外装备品牌始祖鸟(Arc’teryx)、法国山地户外越野品牌Salomon(萨洛蒙)、美国网球装备品牌Wilson(威尔逊)也将成为安踏旗下品牌。 你可以说安踏做得比较绝的一次,也可以说安踏的市场化行为,是安踏因Logo告布鲁克斯商标侵权,在支付了350万赔偿款后,在中国市场仅呆了3个月的著名跑鞋品牌布鲁克斯便被驱逐。
布鲁克斯商标里与安踏的形状确实近似,尽管布鲁克斯(1914)的创立时间早于安踏(1991),但创立这么久以来,布鲁克斯一直没在中国市场进行商标布局。而安踏为国产品牌,其在国内注册商标的时间要远远早于布鲁克斯。 布鲁克斯尽管以世界四大跑鞋之一自居,活活被安踏踢出中国市场。 虽然相比业绩和规模,特步目前看起来距离安踏还存在相当差距,但特步同样是一家值得尊重的运动装备企业,尤其是其长期深耕跑步市场,对于推动中国马拉松运动,扶持马拉松赛事,发挥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凡是经常跑马的人相信对于这一点都不可否认。 特步在2017年经历过短暂下滑,但2018年集团综合收入同比增长25%,股东净利润率得到50%-60%的大幅增长。
董事长丁水波表示:2019年,特步将从单品牌公司向多元化集团发展。的确,特步说到做到,拿下圣康尼就是证明。特步热衷于路跑事业,圣康尼又是跑鞋品牌,这样的结合顺势而为,理所应当。此外,特步、李宁纷纷建立了自己的跑步实验室,中国运动装备企业不再只是简单模仿。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自主品牌的跑鞋和跑步装备只会做得越来越好!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 福建:三年实施五大专项行动促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2019-04-01
- 福建企业:拥抱科创板,打好“创新牌2019-04-01
- 厦门一批民企陆续发布2018年年报 利好频传2019-04-01
- 最新创业资讯 频道推荐
-
福建展团亮相高交会 推介项目成果达63项再创2019-04-04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