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创业频道>创业资讯
分享

满江红·红苕 郭沫若

(又名:满江红·纪念红苕传入中国三百七十周年)

我爱红苕,

小时候,

曾充粮食。

明代末,

来由吕宋,

传入中国。

三七零年一转瞬,

十多亿石总产额。

一季收可抵半年粮,

超粟稷。

原产地,

南美北;

输入者,

华侨力。

陈振龙本是福州原籍,

挟入藤篮试秘航,

归来闽海勤耕植。

此功勋当得比神农,

人谁识?

郭沫若的这首词是纪念甘薯传入中国370周年,也是纪念一个闽商,这个闽商就是陈振龙。

甘薯原不产于我国,16世纪末由福建商人陈振龙从外国引进,故又称番薯(在过去,海外之地称为“番”),陈振龙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的“甘薯之父”。 山芋、红苕、红芋、番薯、红署、白薯、白芋、地瓜等这些因地区不同而称呼不同的名字,实际上指的是一种东西,它的学名叫甘薯。

陈振龙,今长乐市鹤上镇青桥村人,生于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 年),自幼饱读经书,年纪不到二十就中的秀才,可是等到考举人的时候却屡考不中,因而厌倦科举,决定弃儒从商,跟同乡一起去吕宋岛(今菲律宾)做生意,往来福州和吕宋两地,曾经在吕宋长期定居。在隆庆五年(1571)的时候,西班牙人就以武力征服了吕宋,并以吕宋为基地,与中国进行贸易往来,所以当时吕宋华人特别多尤其是福建人,海贸十分发达。

陈振龙见当地到处种有朱薯,此物耐旱易活,可生吃也可熟食,有“六益八利”,功同五谷,当地人称作朱薯。联想到家乡“闽都隘山阨海,土瘠民贫,赐雨少愆,饥馑存至,偶遭歉岁,待食嗷嗷”。心想着如果能把它带回福建,必能造福一方百姓。但事情往往不能如想象中那般顺遂,当时统治吕宋岛的西班牙殖民者严禁番薯出口,最是提防的就属与吕宋商贸往来密切的中国商人。

陈振龙经商多年,个性稳重且思虑周全,明白急于求成只会一事无成,于是,在当地潜心学习朱薯种植之法,等待时机。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50岁的陈振龙将薯藤绞入吸水绳中(另有“编入藤篮”、“封装于竹筒中”等说法),藏匿于船中,成功避过出境检查,经过七天七夜航行,终于将薯种带回故乡福州。

回国后,陈振龙在自家周围空地上试种番薯,大获成功。当时正赶上福建大旱,五谷歉收,当地巡抚正为此事大伤脑筋。陈振龙就让儿子陈经纶向巡抚呈报《献薯藤种法禀帖》,汇报了他们带回薯藤的经过,说明吕宋种植朱薯之利,建议试种朱薯以解粮荒。当地巡抚觉得可行,就命人寻找合适的地方试钟,由振龙父子传授种植之法。4个月后,启土开掘,朱薯子母相连,小者如臂,大者如拳,可以充饥。当地巡抚闻之大喜,第二年便传令乡民种植朱薯,有效解决了闽都人缺粮的问题。

但其实,番薯进入中国的时间还是太晚了,它没能在崇祯大灾中拯救大明。主要原因是在当时那个年代,关于番薯的烹食方法也有限,这种作物吃了之后确实耐饿,但食用口感不如大米和面粉,如果不是迫于无奈很少有人吃,吃多了之后还有胀气、泛酸等不良反应。因此,百姓对这种高产作物种植积极性不高。而到崇祯年间,天灾人祸不断,才又开始推广种植红薯,但从时间上来说已经来不及了,况且灾区农民起义不断,明政府也已经不具备推广种植的条件了。

显然,番薯在明朝年间的种植推广受挫,但陈振龙的后代子孙“克承世业”,一直致力于将番薯引种、推广到全国各地。陈振龙的曾孙陈以柱在浙江省鄞县试种番薯,把番薯从闽中推广种植到长江流域。乾隆年间,陈振龙五世孙陈世元把番薯引种到山东,在北方各地推广。他不仅赠送薯种和传授技法,还四处自费张贴招贴,动员百姓种植番薯,并汇辑出版有我国第一部甘薯专著《金薯传习录》,该书保存了番薯从国外引种并推广到全国各地的历史资料,是宝贵的农业科学史文献。

有人称康乾盛世为“番薯盛世”,也是言之有据,清代是中国人口爆炸式增长的一个时期,乾隆年间更是突破3亿大关,为了养活如此众多的人口,使对土壤、肥料及雨水要求都不高的番薯,从南向北得到大面积的推广,成了中国境内更广大地区下层人民的主要食物之一,最终造就了最后一个康乾盛世,可以说,陈氏一族功不可没。坐贾行商本为获利,陈氏却一心情系民生,花费了七代人的钱财和心血,引种、推广种植番薯,终有所成,泽被苍生。

番薯的极易种植和产量极高,改善了我国农作物的结构和食谱,成为我国旧时代度荒解饥的重要口粮。古籍记载,荒年时,“乡民活于薯者十之七八”。陈振龙也被一致公认为上中国的“薯圣”、“甘薯之父”和“爱国侨贤”。

晚明史学家何乔远曾作《金薯颂》称赞陈振龙引种之功。道光年间,福州人何则贤又在乌石山清冷台建“先薯亭”,纪念陈振龙把番薯传入中国的大爱行为。

1998 年 8月,长乐市委、市政府为纪念和弘扬陈振龙的爱国精神,在陈振龙故乡青桥村建立了一座陈振龙纪念亭。2008年又建陈振龙纪念馆,成为长乐市重要的人文景观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最新创业资讯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州金汤社区举办2024年福建省社会科学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