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福建 福州 闽南 台湾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图库 视频
论坛 房产 创业 家居 旅游 健身 出国 交友 婚嫁 亲子

资本跨界 农业升级

春和景明,正值耕种播种时节。我省民营经济发达的泉州,一股股社会资金流正在田野涌动。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社会资本踊跃进军农业,为已逐步进入设施化、工业化新时期的我省农业发展,带来蓬勃生机。

资本跨界淘金

投身塑胶行业20年闯出一片天,如今却一头扎进大棚种起了苗木和蔬菜,不惑之年的陈宗海出人意料地转型了。2012年7月,他投资3000万元,成立福建绿滢生态农林发展公司,开始“跨界”之旅。

“每公斤20元在本地市场供不应求。”陈宗海指着墙上的冰菜说。这个蛋形大棚的各种作物主要供观光游览,而规模化生产则是不远处的连栋设施大棚。这个项目于去年底通过南安现代农业智能温室大棚验收,是南安首家通过验收的农业企业。

陈宗海说,像这样的智能大棚可以通过物联网用手机调节内部的温度和湿度,实现周年生产,但每亩造价高达20万元。他坦言,现代农业比预想中的投入更大,多亏了省里出台推进现代农业的系列优惠政策,建造大棚省里补助1/4,市里再配套补助1/8,大大缓解了资金压力。

像陈宗海这样进军设施农业的社会资本并非个例,其动力也不仅仅是因为优惠政策的吸引。

在泉港,一家吊装运输企业去年瞄准设施农业,投入4000万元成立大象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金龙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考虑:“相比于企业,农业投资大,见效慢得多,但更稳,产出更长久。”

泉州市农业局副局长陈振荣说,泉州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十分宝贵,要保障农产品供给就必须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设施农业正当时。在经济下行的当下,敏锐发现现代农业的巨大潜力,社会资本涌入设施农业是经济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

农业转型升级

泉港前黄镇古县村,沿着坝头溪行走,一座座崭新整齐的大棚成为田野新风景。去年4月以来,大象农业先后在古县村、坑内村流转土地2600多亩,建起大棚600亩,种植哈密瓜、葡萄、蚕豆、草莓、蔬菜、尖椒等作物。

村民告诉记者,就在两年前,这里还处于半抛荒状态。“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只有部分老人零星种些地瓜、蔬菜、水稻,月收入最多一两千元,扣除人工成本,几乎没有效益。”

一个“农业工厂”的进驻,为古县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走进大棚,记者看到,葡萄种在架子上,下面套种着草莓。今年,他们正在着手种植500亩适合酿造高端葡萄酒的品种,而通过套种可以让效益成倍增长。“我们把企业的模式复制到这里,用工业化的理念来发展农业,单位面积产出是原来的10倍甚至更高。”

着眼于更立体的开发,大象农业有限公司正在着手利用大棚顶部的空间用于太阳能发电。他们通过引进博士后人才,购买高科技专利,正在实验开发利用硅板等收集太阳能发电。理论上,每平方米大棚每天可发电0.8千瓦时。该项目计划总投资近亿元,3年内在设施大棚上建成15万平方米光伏发电设施,设计年发电能力4000万千瓦时。

这个基地的快速发展也让工业反哺农业有了抓手。目前,每天都有200名村民在基地上班,其中当地老年剩余劳动力占很大比例,平均每个月可带来56万元的工资收入。“不仅有份地租,闲暇时还能在这里打些工,等于有两份收入。”当地村民表示,在基地干活,一个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而且工作也比以前自己耕种更轻松。

在省农业厅种植业管理处副处长翁定河看来,社会资本的涌入不只带动了当地村民致富,更重要的是为农业注入了雄厚的资金实力、畅通的营销渠道、现代化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他们往往还有能力涉足农产品加工、包装、销售和旅游观光等下游产业链,为农业转型升级带来活力。

着力“三产融合”

看得准,行动快,在农业这一全新的领域,社会资本对下一步的发展路径不断明晰;延长产业链,加快“三产融合”,打造“第六产业”已经成为他们的共同选择。

“现代农业投入大,见效慢,一旦资金断裂就意味着破产。”张美玉算了一笔账,每亩地除了4万元的大棚一次性投入外,种子,肥料,人工等成本还要1万多元,这意味着每年种植成本就要300万元以上。

张美玉说:“农业不仅仅是耕种农作物,还要延长产业链,也要做好物流、经营、流通。”在加紧与超市对接、打造品牌的同时,她与三明的客商合作种植了20亩西瓜,她提供设施,客商负责技术和管理,产品届时七三分成,进一步减小风险。

陈洪源告诉记者,福建道畋农业分三期完成。“生产高品质农产品只是第一步,目标是建好配套的基础设施,逐步建成旅游采摘观光体验的综合体。”

在泉港,李金龙在规模种植葡萄的同时,建冷库和酿酒厂的计划已经启动。他说,农产品也是易碎品,万一滞销将是毁灭性的打击,冷库可以让葡萄的销售期延长到5个月,而酿酒厂则可以大大提高葡萄的附加值。据测算,葡萄的亩效益可从1.6万元提高到6万元左右。

对此,有专家表示,“三产融合”并非一蹴而就,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不意味着政府部门可以当“甩手掌柜”,而是要发挥其职能,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土地流转、农业投融资机制创新等难题,形成一个农业人才、技术、资金的良性循环。

(来源:福建日报,海都创业编辑)

责任编辑:吴梦云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海都微信
海都微信
海湃APP
海湃APP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14 举报邮箱:service@nhaidu.com
本站游戏频道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温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06 海峡网(海峡都市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08128号-2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编号:20070802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海峡都市报(海峡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福建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本站由速网科技提供CDN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