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双十一”的网上大战,“黑五”的牛刀小试,支付宝终于迎来了国内线上与线下空前规模的配合战——“双十二”。支付宝触手伸向实体店,再次印证了实体店的不可替代性。传统零售业未来发展的模式已经萌芽。
计算机浪潮,让零售业的预定、结算等业务更为便捷;互联网浪潮,让电商登上历史舞台;物联网浪潮,让智慧商业、智慧系统出现在零售业内;大数据和云计算浪潮,更为消费者和经营者带来体验式互动。对此,北京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赖阳认为未来零售业发展将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首先,朝着体验化道路发展。随着云消费时代的到来,消费者前往实体商店消费的目的发生变化,他们更多的是追求一种生活体验。人们前往苹果体验店,并不一定真的在店里下单购物,而是为了感知物品的性能。在上海K11艺术中心观看莫纳的画展,消费者并不能带走什么东西,得到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其次,更注重社交性功能。经营者要让消费者消费时感觉自己像在聚会,周围都是和自己一样的人,从而获得一种身份的认同感。现在一些便利店设置桌椅供消费者小憩。超市里设置儿童游乐区,让孩子不必挤在购物车狭小的空间里,家长又能安心购物。这些都是为了让消费者能更多拥有自己的空间,更为自由享受购物的过程。
第三,服务功能更具针对性、更个人化。过去优质的服务靠的是好的员工,现在有大数据的支持能让每一名员工清楚的了解光临门店的顾客的消费需求。当消费者踏进店门的那一刻,大数据就会将该消费者曾经的消费记录、消费需求、兴趣偏好等信息进行整合并告知服务人员,这样提供的服务就能更准确、到位。
第四,业务流程将极其简化。传统零售业态下,内部业务流程效率低。如多数企业都拥有自己的数据分析统计部,这个部门需要大量人员去采集、分析数据,然后制成报表交给相关部门。但在技术扁平化的今天,商业智能体完全能够收集到更详细的资料形成大数据,然后由系统自动生成与各部门工作相关的任何资料。在业务流程简化方面,不仅沃尔玛做出调整,小米颇下功夫。目前小米并没有客服部门,它是让技术人员直接与消费者在论坛上进行沟通,更具针对性、更专业的为消费者服务。小米的做法既避免了客服部与技术部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又让消费者权益得到更好维护。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