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福建 福州 闽南 台湾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图库 视频
论坛 房产 创业 家居 旅游 健身 出国 交友 婚嫁 亲子

朋友圈“零成本”卖水果月销6万元 没看上去那么美

去年,朋友圈买卖一下子火了,卖水果、大米、海鲜,代购奶粉、手机、化妆品......应有尽有。这种去店租的“零成本”创业让无数人趋之若鹜,网络上各种报道也扑面而来,“村民O2O卖粉条月入6万”“某某卖微信朋友圈卖大米月赚2万”......

小编的微信朋友圈里常常能看到卖水果的,他们生存状态如何?都赚到钱了吗?小编带你一探究竟。

年前送礼需求旺盛 月销售额达6-9万元

早晨4,5点起床去批发市场进货,有人下订单就得马上去送货,时不时要处理水果品质不稳定带来的售后问题,还有不可回避的水果损耗......

福州的小余去年10月开始在朋友圈发信息卖水果,起初是兼职在做,主打一款猕猴桃,没想到销量很好,不久后他便辞职专心做起了朋友圈里的水果买卖。朋友圈有着天然的信任基因,有些朋友还带动了其所在公司的消费力,组团购买。

加之年前的送礼需求旺盛,除了猕猴桃,车厘子等高端水果也不愁销路。小余表示,单笔客单价都较高,一天销售额两三千很常见。

朋友圈里卖水果主要是以箱为单位,这一方面为降低损耗,另一方面为了平摊单笔送货成本。

年后就进入淡季,小余转向经营日常消费的水果,也由按箱卖开始尝试拼装卖。

“年前单笔消费1000多很正常,年后单笔一般就100多。”

小余表示,其实在做的事情就与传统开店差不多,进货、宣传、等下单、送货,不过是通过微信的渠道降低了创业的成本。最初他就花700元进货,售卖,回收资金再投入资金进货,如此循环。

“成本很低,也很辛苦。”小余告诉小编,最大的苦恼就在于水果品质的不稳定。只要有一次水果体验不好,就会造成顾客的流失。而水果品质这块,凭经验也靠运气,毕竟去批发不可能每箱都认真进行验货,而且有些水果可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谈到收入,小余表示,比上班时候强点。主要就是有动力做事,之前工作每天都是消磨时间,现在则不断鞭策自己努力做事,一份付出一份回报。

朋友圈卖水果赚了一笔 专做节假日生意

小邱也是年前在朋友圈做起了水果买卖,此前经营一家花店多年,积累了一些中高端客户资源。他主要做进口水果,拼货源也拼新鲜,他每天直接去机场拿货送到顾客手中,比的就是速度。

年前他发朋友圈很勤,各种高端进口水果,还有送货照片,收钱照片等等。那钞票都是一沓一沓的。

此外他还利用花店的微博等进行宣传,推出了“水果花篮”带动销售。

年后小编和他聊起水果生意,他表示,明显感觉到销量下降,高端水果又经不起损耗,“没打算放弃,但以后就在节假日做,毕竟高端水果以送礼为主。”

朋友圈生意靠谱不?

朋友圈做买卖靠谱吗?小编认为,靠不靠谱取决于你做的事是啥,以及你朋友圈里都是啥朋友。在朋友圈发广告也是需要艺术,比如卖水果,你可以分享一些水果的功效或者自己的试吃心得,而不是狂刷屏,那样往往会被屏蔽。

朋友圈买卖虽然成本低,但长期坚持去做还是很难。想卖得好,除了做好内容,一方面早期你要有人脉积累,另一方面你还要不断去拓展新客户,维护老客户。

就朋友圈买卖的法律风险,小编也特意咨询了一下律师,律师表示朋友圈买卖目前属于法律空白区域,就买卖食品,若涉及安全方面问题,如果能追溯因果关系,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庄婷婷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海都微信
海都微信
海湃APP
海湃APP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14 举报邮箱:service@nhaidu.com
本站游戏频道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温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06 海峡网(海峡都市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08128号-2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编号:20070802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海峡都市报(海峡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福建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本站由速网科技提供CDN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