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知乎上看过一句神回复。问题是“有哪些你以前认为完全正确,但是现在不这么认为的观点”,其中一个让人不得不赞的回答是“漂亮管什么用,她学习成绩又不好!”
总有一些事例,听起来让人热血澎湃心向往之,但实际上,你不去亲身体验一把,永远不知道“器大活好”是出自报告文学还是魔幻巨著。
例如内部创业。
3月离开呆了7年的搜狐加入一家土豪金融集团,到5月底辞职离开,短短两个月时间堪称自己职业生涯的最大败笔。究其原因,在于对“内部创业”四个字的想象过于美好,谷歌之类的内部创业鸡汤故事很多时候压根不适合中国企业。
而现在,很多传统企业和传统互联网企业都喊出了“内部创业”的口号,从电信、海尔、长虹到360等等,个人对各大企业的内部创业战略到底是产品战略还是公关战略不做评价,只是希望自己能复盘过去两个月的经历,给同样准备从互联网投身传统企业改革大潮的同学们提供一个反面教材。
首先要介绍的背景是自己投身的这家金融集团,在战略上属于比较激进和开放的,至少在我所在部门的整体构建上,基本上都是从腾讯、当当、新浪、搜狐、乐蜂等一线互联网企业挖来的各种骨干。在部门内部,上到boss,下到普通一员,大家的背景类似诉求一致,都是冲着“内部创业”这样的承诺进来的,恩,还有不菲的薪水。
一、理念撞击:大象VS猎豹
如果用动物来做形象代言人,那么创业公司一定是猎豹,所有的行动都要快,走在所有对手的前面,走在市场的前列,这样才能吃饱肚子,保证不死。而传统公司应该是大象,体量大身子沉,每一步都惊天动地地表发颤,但是很难提高速度。
而具体到某一个大公司的内部,并不是无法组建起牛逼的内部创业团队,而是这样的团队生态环境过于恶劣。
当内部创业团队需要协助时,
“哎呀,他们团队不是牛B么?怎么还需要别人的接口?”
当内部创业团队决定自给自足时,
“哼,都不知道他们挖来这么多人,每天都在忙什么?”
并且由于之前的背景和环境的不同,内部创业团队和原有团队对于同一事件的理解和判断有着天壤之别。之前,和一个其他部门的人谈一个产品细节的修改需求,在会议结束时,我们都达成了“马上改”的共识。回到座位,我等了5分钟,发现还没有改完,当电话追过去,那边非常诧异的说:“马上改难道不是明天给你改嘛?”无语竟凝噎……
所以大企业孵化出的内部创业项目,就像哪怕大象里选出博尔特,绝对速度还是比不上一头营养不良的猎豹。特别是有些大象还容易在大老板走神的时候,左腿绊一下右腿。
二、战略撞击:锤子VS锥子
没有任何一个正常人能在创业之初就说自己有改变世界的雄心壮志,因为那本来就是一条白骨累累九死一生的道路。现在我们经常在各大媒体看到创业成功学,这就说明了创业成功的数量之少。例如你从来不会在媒体上看到《我是怎么活了30年而没死的》。
而现在的传统企业,之所以纷纷提出内部创业概念,首先是因为时代的变化让他们感到凌冬将至,怕跟不上时代。但是让他们完全抛弃传统的业务收入而转型,却又没有这种壮志断腕的决心,所以希望能用最小的代价来引领企业的未来。
面对拦在面前的一堵墙,很多企业是希望用所谓的内部创业团队形成一柄锤子,一锤击出,围墙倒下,露出一个只有武侠小说里才会存在的暗道,让企业能出其不意发现新的桃花源。但是哪怕是内部创业的典范谷歌,他们也不会把自己的企业希望放在众多不靠谱的内部创业项目上,他们的GOOGLE X实验室更像是一根根不同的锥子,在墙上反复敲击试验,说不定哪把锥子就捅出了一个光明的未来,例如无人驾驶汽车、例如人工智能。
而我在自己所主导的内部创业项目提交方案阶段,PPT修改了26版,最后终于在PPT上实现了创业项目的两年收支平衡和第三年盈利计划。其实我还准备在PPT上做到第四年去纳斯达克敲钟呢,但是怕吓坏其他同学才作罢。
三、心态撞击:狮子VS兔子
之前看过一个描述,说的是为什么《人与自然》里,很多时候狮子出击捕食,兔子能逃脱。因为对于狮子来说,失败仅仅是少了一顿午餐,而对于兔子来说,失败就没命了。
那么对于内部创业团队来说,乍一看,条件很好很优越,背靠大树资金不愁,拿着高薪去搏一把创业项目的高收益,哪怕失败了,原有的级别和待遇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但是这种心态下的团队,所形成的理念就是无法拧成一股绳,无法孤注一掷,没有人愿意担责任。当内部创业团队也有了这种靠频繁开会统一思想的大公司病,那么前景将一片暗淡。
前天晚上,在城乡结合部的一个小广场上,旁边是跳着广场舞的欢快大妈们,我和两个兄弟三个人坐在满是蚊子的台阶上讨论产品技术细节。这是因为出来创业的我们没有退路,那么这时,是在星巴克还是在街边马路牙子早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时间和效率。
四、文化撞击:倭黑猩猩VS独狼
哎呀,不知道用倭黑猩猩拟人化一出,会有多少人暗地里画小人诅咒我……
搜了一下维基百科对倭黑猩猩的定义,说这是除人类之外,会正面交欢的动物。其实很多内部创业团队不也是这样么?很多时候想到的不是产品如何让用户更满意,而是如何先让老板满意,让老板觉得内部创业这一步棋走得太英明了,让老板觉得这个产品放到市场上一定会天翻地覆,让老板觉得给这个团队高薪股权投入都是值得的……
所以在很多时候,传统企业和创业团队在企业文化上就是相斥的,盲目的改造只会变得不伦不类。就像我在进入金融圈之前,信誓旦旦要用改造青楼的理念去改造金融企业,让他们变得更OPEN更放得开。
但是当穿着T恤都在金融公司如同异类,HR小姑娘总是可怜巴巴的跟我说“你参加会的时候能穿衬衫打领带么?”再后来,他们都不邀请我参加会了……
后来的某一天,一个MM找到我,说集团大BOSS想找几个新人开个座谈会,谈谈互联网思维啊,集团战略啊之类的。当时我果断的说“不去”,MM的脸色一下子变了,很诧异的看着我。
记得我当时的原话是“一听这种座谈会的名字就是扯淡,真有互联网思维的话,BOSS应该装个陌陌,打开附近的人,找一个看起来头像最诱人的90后女员工,约个地方好好聊聊。”
我就知道,MM绝对不敢把我的原话复述的,她一定会在邮件里说“产品主管某某某日以继夜忙于新产品的研发,所以非常遗憾的无法参加座谈会,他本人痛哭流涕痛失如此好的探讨机会。”
而真正有战斗力的创业团队应该是独狼,在自己负责的领域里一往无前说一不二。
所以,我们回头望去,真正因为内部创业而完成改造的企业又有几个呢?当年盛大研究院里,有明星相和牛逼团队的项目如此之多,现在活下来的还有几个?
上面所说的,也仅仅是基于我个人的短暂经历而产生的一点儿感悟。也正因为上述的原因,让我毅然决定了独立创业。
从离职到今天已经23天了,每天清晨起床,我都要对着镜子里的中年人说一句话。
“我CAO,小伙,努力吧!这个月没人给你发工资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