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福建 福州 闽南 台湾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图库 视频
论坛 房产 创业 家居 旅游 健身 出国 交友 婚嫁 亲子

北京拼车政策出台 拼车应用能火起来吗?

今年元旦,北京出台《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关于北京市小客车合乘出行的意见》,拼车行为变的合法合规,也成为受政策保护的行为之一。

在政策出台之前,已经有一些创业者在做拼车应用APP,比如58拼车助手、微拼车、爱拼车、AA拼车、拼啦、急速拼车等,在政策出台的前后,也有投资人已经瞄准了拼车应用,考量是否投资。

相比较更为火热的打车软件市场,拼车应用是否能够也因为“车”的元素而火热起来,从而可以诞生出一批明星拼车应用?从目前的趋势看,还有一段相当长的市场培育期。

拼车应用告别休眠?

有没有拼车的政策,用户对拼车的需求一直都在。只是,政策让拼车更名正言顺了。那些临时在路上让人搭车,并让搭车人支付一点路费的车主不用再担心被误认为是“黑车”了。

在该政策出台之后,58同城用户产品部二手产品拼车平台的负责人李旸告诉腾讯科技,政策给拼车行为做了一个合法的规定,后续也能够给临时搭车行为一个保护和规范。

政策对互联网行业的意义在于,激活了很多拼车应用。

拼车网站从2005年前后相继出现,互联网拼车模式一直都在,随后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也有多家公司做拼车应用。由于没有明确的政策规定以及用户量太少。网站和手机应用相对初级,甚至处于休眠状态。

急速拼车创始人王三暖认为,拼车应用解决了拼车行为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有利于人们的便利出行,如果通过手机简化拼车流程,解决用户在拼车过程中的问题,克服了这些痛点,也会产生相应的商机。

实际的情况是,拼车尽管有需求,但并非是人人都喜欢拼车,作为一个新鲜事物,用户的接受度不一,市场培育还有一段时间。

同时,政策刚刚出台,且政策规定需要合乘人签协议,但之前大家没有这种意识。即使了解需要签订协议,也不知道该怎么签,以及需要协议什么内容。

李旸希望,政策应该更完善,更细化。比如,协议的标准模块,权责如何分配等。他建议,应该出台一些激励政策鼓励用户拼车节省能源,比如拼车的高速免费,真正让交规中,多乘员专用车道利用起来等。

另一位研究国外拼车市场的58同城用户产品部二手产品经理翟厚岩表示,拼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和政府政策、法规有直接关系。比如,德国、新加坡等国家,上班高峰时间不允许一个人开车上路。韩国的出租车也是可以拼,且设立专有的车道。美国也有专门的拼车车道。

他建议,政府也应该细化类似的支持政策。他做了一个假设,如果规定北京市不能空载,需要搭乘两个人,车辆的数目可以变成一半。跑在路上的车可能更少,交换会缓解得更好。

拼车需求究竟有多大?

撇开政策不谈,先考虑拼车应用的实用性以及需求问题。从58同城目前最热的板块来看,长途拼车和上下班拼车是拼车领域需求比较集中的两块。

拼车的车主最核心的需求是找到乘客帮助分担我的车成本,搭车的人能够找到可以搭伙走的车。与打车相比,拼车的需求更有计划性,且是低频次的。节假日拼车回家、旅游拼车都有如此的特征。

今年元旦之后,58同城的拼车平台的负责人发现,数据出现比以往年份增长。一个原因是铁道部将火车票的预售时间提到到25天。抢票期提前,没有抢到票的人会想办法拼车回家,拼车平台的高峰期提前到来。“到年关现在车主也比较多,对整个拼车需求带动比较大。”

即使是上下班合乘,同样也是有计划性的。但频度高低有变化。用户一旦找到一个相对比较满意的人,可能会持续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一段时间,直到双方有一方可能对之前的约定有反悔,可能需要再去找。

从应用运营的角度看,一旦用户找到拼车人,和拼车应用本身没有关系了。拼车应用的用户粘性很差,甚至不如很多工具性应用。

待解决的问题

58同城所做的是信息的发布和匹配,具体是否拼车,用户还需要自己电话沟通再做决策。在这个过程中,会给用户一些提示。比如拼车注意事项,拼车协议等。

“目前,对58同城来说还是做广覆盖,轻应用,轻决策。”这时候,拼车平台只具有信息的初步匹配问题。

扩展来看,同其他O2O应用类似,拼车应用是否能成长为一个完全闭环的应用?有几个方向可以思考。

一个是双方信用的建立,如何能让拼车人之间更信任。一方面是拼车应用可以做用户信息的安全认证,另一方面推出拼车保险品类,确保用户的人身安全。

另一个是陌生人交友的问题,如果让拼车人之间变得不陌生。现在很多车主不愿上下班即时拼车的原因之一是,对陌生人的存在有抵触,双方没有信任感。

三是计费系统的建立。合乘费用的分担目前主要靠协商解决,很难做到真正的公平。如果能做到类似出租车的按里程计价系统,拼车核心的计费问题可以解决了。不过,相比较前两个问题,这属于锦上添花了。

责任编辑:唐伟平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海都微信
海都微信
海湃APP
海湃APP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14 举报邮箱:service@nhaidu.com
本站游戏频道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温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06 海峡网(海峡都市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08128号-2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编号:20070802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海峡都市报(海峡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福建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本站由速网科技提供CDN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