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遍地制造企业,可经济下行的这些年,不少民营企业的压力越来越大,怎么办?
转行
可,转行做什么呢?
地处南安官桥镇前梧工业区的力豪集团是一家生产瓷砖的企业。2006年成立至今,已在晋江、南安以及广西的梧州等地有建有多条生产线,年产值超过十亿元。
随着市场变化,近几年,公司每年都要拿出大量的经费搞产品研发,但在整个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产出的效益很有限。
如何另辟蹊径求生存?他们的选择是——农业。
眼下,正是春耕的备耕时节。而晋江市内坑镇砌坑村的不少村民这段时间却忙着收成。
他们村里的农田上,基本都建上了大棚,投资这些大棚的,正是福建力豪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收成有多好?务农40多年的大爷大妈都乐开了花,表示比往年好多了!
大棚的建设有讲究,而像遮阳网、水帘风机、滴灌系统这些现代互联+物联监控系统也被广泛使用到大棚里,农作物生长的土壤也经过了精细化改良。
按照公司规划,未来内坑村将建设起一个1300亩的现代生态农业种植区,预计总投资将达到3亿元人民币。
是什么让企业敢如此大手笔投资设施农业?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4年关注“三农”工作,今年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要求“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农村”。
种种利好都让企业转型农业有了更多的底气和动力。
从泉州市农业局了解到,2013年以来,泉州已有30多家工商企业投入现代农业,累计投资6亿1600万元,建设设施大棚3600亩,其中智能温室、智能温控大棚等高端棚型达到2500亩,占总量的60%以上。
民营资本进入农业,
一方面有效缓解了我们国家长期以来对农业财政支出的巨大压力,
另一方面在实体经济遭遇发展瓶颈的背景下,也畅通了社会资本的投资渠道,为投资指明了新方向。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农业项目周期长,投资回收慢,如何让这些被“撬动”进农业的民营资本长期稳定地立足于“三农”的建设发展,探索农业转型发展的新路,依旧值得我们关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