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后”陷入“恶性循环圈”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长不大”的“老”基金公司规模虽不足百亿,却不少能维持公司盈亏平衡甚至小有盈利,原因主要在于旗下基金产品成立时间较早,银行渠道压榨较少而使得管理费收入相对丰厚。
与他们相比,2010年之后陆续成立的“60后”(即第60家及之后设定的基金公司)显得“极不幸运”。它们出生后,就陷入A股市场自2008年以来已长达6年的熊市之中。“作为中国基金行业的新生力量,我们成立以来的两年里,天时不佳、行业遭遇寒冬。”财通基金公司有关人士向记者描述。
更关键的因素还有,最近几年来,银行渠道对基金公司利润的侵蚀愈发严重。记者了解到,不少“60后”、“70后”公司成立后几乎都有过不发行公募基金产品而专注于做专户业务的战略规划,但事与愿违,如果不发行公募基金产品,不让银行渠道从中获利,他们就等于失去了渠道准入证——渠道不会仅仅帮助其发行专户产品。
某种程度而言,公募基金公司在银行渠道所遭受的“待遇”,还比不上私募基金。
“现在发行新基金,基本上都是赔本赚吆喝。所以,我们公司上半年根本没有发新基金。”北京一家基金公司总经理向记者透露。
与之类似的中小规模公司非常多,他们基本上都是保持着每年1至2只基金新产品的发行速度。益民基金公司向《投资者报》记者指出,中小型基金公司在市场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如果发行新基金只数太多,相应的发行和管理成本较大。“在整个公司没有达到一定的管理水平情况下,盲目追求规模可能会带来风险,规模要与管理能力、管理水平相匹配,一味追求快速发展,容易出问题。”
信达澳银基金公司也向记者透露,该公司在新产品发行上一直比较稳健,不想为了冲规模过度激进的发行新产品,“这样劳民伤财,对于持有人和股东都不利,不如把现有的基金业绩踏踏实实做好。”相关人士同时表示,下半年,该公司公募基金业务的重点将继续放在持续营销,希望继续凭借长期持续稳定的投资业绩和优秀的服务品质。
同样,平安大华基金公司告诉记者,他们的思路和策略也倾向于将已发行的产品打造成“精品”。
与“老”基金公司相比,“长不大”的“60后”基金公司显现出更为明显的“恶性循环圈”——由于规模“长不大”,导致公司生存压力过大,其高管和投研人员和市场条线人员极易发生频繁变动;反之,由于管理层不稳定,对规模的增加亦无裨益。
以纽银梅隆西部基金公司为例,不仅总经理发生变更,其投研条线人员也动荡不堪。甚至,自该公司筹办始至今,与媒体对接的相关市场部人员,也已换了至少四五茬儿。
在纽银梅隆西部基金公司看来,资产规模的情况是一个综合的问题。该公司向《投资者报》解释说,公司对于产品的发展更重“质”,而不仅仅是“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