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 >创业频道 >找资金 >理财 >股市要闻 >保险

保险

  • 2014-06-26

    超半数居民无持续性退休储蓄 商业养老保险“短、平、慢” “2014年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为6.3。”6月25日,清华大学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联合海康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下称“海康人寿”)共同发布该项指数的调研报告。 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在退休准备意识和退休准备行动的发展程度做出一个综...

  • 2014-06-23

    去香港买保险,并非新鲜事。今天南都理财周刊换个角度,从香港保险监管处的数据以及业界看法分析投保先行者的现状和投保思路。投保“前辈们”究竟买了哪...

  • 2014-06-18

    巴西足球世界杯盛宴已经开启,趁势而来的多款 “世界杯概念险”近期也赚足了眼球。有“看球喝高险”、“夜猫子险”、“足球流氓险”、“吃货险”、“世界杯遗憾险”……

  • 2014-06-18

    老有所养,千百年来一直出现在中国人对理想社会的梦想和追求中。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否能圆这个亿万人最朴素的“养老梦”?对于这个问题,不能等我们都到了耄耋之年再来追悔。本组报道期待唤起各方对养老金改革的关注和讨论,期待社会、政府、企业、个人要敢于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各领域的制度改革要进行详细测算和周...

  • 2014-06-09

    麦小姐是千万内地赴港投保的大军中的一员。在她香港做保险的朋友介绍下,她购买了一份香港英国保诚保险公司10年期、非投资性质相连的重疾险。

  • 2014-06-09

    虽然到香港买保险,很多人心存疑虑,不少媒体也大称“地下保单”非法、无效,未来或存在理赔风险的告诫声也不绝于耳,但据香港保险业监理处统计,自2005年起,内...

  • 2014-05-28

    “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假日营销成为商家竞争的主要方式,各大险企和网销平台也不例外。北京商报记者发现,最近主打少儿类的保险产品已优先上架营销。不过,在琳琅满目种类繁杂的少儿险中,如何挑选合适的产品让家长们犯了难。保险专家建议,投保少儿类保险不宜过多,应按照小孩的年龄段选取,以保障全面为主。 少儿险优...

  • 2014-05-27

    不少保险公司从做银保冲规模转向发展个险,提升营销员人均产能,因为充足的续存资金多要由个险的高价值产品来提供

  • 2014-05-15

    一天的公主,十个月的皇后,一辈子的操劳,这个人说的就是母亲,身兼妻子、女儿、职业女性等多重身份。 上周末是母亲节,有不少人会精心挑份礼物送母亲,如果您选择送保险,就需要留神了。信诚人寿北分资深理财规划师杨红立就表示,50岁以上女性投养老险不划算,容易出现保费倒挂现象。 杨红立接受采访时表示,保险的费率...

  • 2014-05-14

    自从网上展开了“中国社保缴费全球最高”的口水战,果子就觉得这社保到底值不值得交真得画问号,虽然不少专家纷纷站出来否认对社保缴费高的质疑,但是我们交了多少钱,未来又能得到多大保障毕竟口说无凭,需要算一算账才能让人信服。 正好看到这篇计算多少年才能赚回养老金成本的文章,拿来与大家分享。看到结论不要太悲观...

  • 2014-05-04

    徐先生是郑州某IT企业销售部门负责人,传统的“70后”,月收入在15000元。基本上保持每个月5000元的花销,多用于对儿子的各类投资。徐先生家里专设了一个宝宝“基金”,当孩子有需要用到的时候,就从那里面支取费用。 自从有了宝宝,徐先生的工作状态就变得更加疯狂。以前做行政的他,开始改走销售路线。所幸徐先生很快就...

  • 2014-04-30

     “五一”小长假将迎来又一波出行高峰,出行者在享受旅途快乐的同时,也不要忽视将要面对的各种安全风险。保险专家提醒,假期旅行莫忘系上保险“安全带”,可根据不同出行方式“对症下药”,购买不同类型的保险产品。

  • 2014-04-23

    “香港保险(行情 专区)收益高,并且保障范围广。”近日赴港花了18万元人民币(3万美元)买了份分红保险的王阿姨如此解释她的选择。近年来,和王阿姨一样,内地人赴港买保险已成为了一种潮流。 香港保险产品保费低、回报高、覆盖面广、理赔条款宽松,是内地消费者对其青睐有加的重要原因。不过,值得投资者注意的是,选择保险...

  • 2014-03-21

    雾霾来了,上份保险呗!最近国内两大保险巨头分别推出了雾霾险产品,空气指数连续爆表3~5天,保险公司有钱赔,不仅如此,雾霾引发的呼吸道等疾病保险公司也管。这下好了,天气不好也能索赔。有网友感慨,空气是国家的,居然拿这个赚钱?不过仔细查看条款,笔者发现,其实这雾霾险跟去年推出的“中秋赏月险”有异曲同工之妙,...

  • 2014-03-13

    N本报记者 李进 本报讯 银保产品纠纷不断。昨日,福州翁女士反映,5年前被银行忽悠买了5年期银保产品,收益竟不如5年期定存。她说,2009年4月,她去某国有银行网点,准备将20万现金存5年期,大堂经理建议她说,存定期利息有限,不如拿10万存定期,10万买“理财产品”,利息肯定多于定存。她同意后,大堂经理就叫来这款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