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创业频道>创业资讯
分享

迥异的校园文化

清华比北大更团结,经常一呼百应;而北大的创业者们更像一个个江湖侠客谁是中国高校TOP1?这个争夺在清华北大之间已经延绵数年,与此并行的另一个争论是,谁更团结?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有关学校气质的问题。哈佛有企业家俱乐部,耶鲁有神秘的“骷髅会”,普林斯顿有“饮食俱乐部”,哈佛商学院1949届更是“美元堆筑的班级”。每所学校的校友网络都是一笔财富。无论哈佛、耶鲁,还是牛津、剑桥,校友资源都是最易于获得的创业资源。

当创业者试图吸引人才,首先碰到的就是信任问题,“我为什么要到你的公司来?”虽说有的附带着股份和期权,但那是否能转化为将来的收益还是未知。而同学具有最低的信任成本,且这信任从其它途径很难获得。

在一般人眼里,清华比北大更团结,经常一呼百应。倪正东说,头脑风暴我们比不过北大,但上战场肯定是清华厉害。校园里的生活方式,在他们创业后依旧延续:清华学生总是做实验,三五成群相互讨论;北大学生更愿意独自徜徉在校园里,偶尔感叹一下人生。

1998年,李方的文章《北大是泉水,清华是岩浆》为后来两校的企业家作了预言:“北大人是以傲气著名的,以至于不屑于在世俗中为了某一目的而呼朋引类。清华人则不然,他们似乎天然具有群体合作的精神。”

“清华帮”总是成群结队出现的,在校园里就如此。正在准备创业的刘家开(清华经管2009级硕士生)问,“我可不可以叫两个同学一起接受采 访?”第二天他和同学刘玉彬、孙波一起出现。他们此前都有创业经历,虽然同班但领域相距甚远;刘家开在消费领域、孙波做图书发行、刘玉彬做房地产中介。

“去年的创业大赛,清华的污水处理项目进入决赛,六支队伍里只有这一支成员来自同一学校。”他们很自豪,“还是和校友创业最默契。”清华校内也有这样的体系。在经管学院他们还有一位额外的创业导师,由已经有创业经验的校友担任。一个他们习惯的模式是,从其它院系找符合市场的技术,再进行市场运作。

户才和说,这是清华系的显著特点。创立一家公司,从创业者到投资人,再到工程师,清华校友都能解决。这种合作一直贯穿于清华校友之间。清华企业家协会(TEEC,Tsinghua Entrepreneur and Executive Club)是中国目前最有组织的校友会。TEEC,更像一个接头暗号,一个秘密组织,一种认同感,一种归属感。

TEEC发源于硅谷,后迁移到国内。在硅谷,创业最多的就是清华校友,他们一起讨论技术、商业模式、如何推广,团结得令很多学校羡慕。北极光高 级顾问、掌上灵通前CEO杨镭说,“很少一个清华校友单独出来做企业的,不知道什么原因。”他在硅谷创业时,三个创业伙伴都是在清华校友会认识的。

有人说,清华人表面谦和,但却有一种骨子里的骄傲,看似淡泊,因为“你和我不是一路人”。TEEC的入会规则也有这样的感觉,虽然杨镭说 TEEC不是精英俱乐部,会员不是都找成功的,但他也说,“进入这个组织要求很高,除了是清华校友,你必须创业、是CEO、有一定的规模、拿到风险投资, 重要的是现在还没起来但将来会成功的人。”

清华校友在创业圈里形成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张帆(89级计算机)在红杉投资的四个项目都与清华有关。倪正东说,“我投的项目里很多创业者都是清华的,”又想了一下说,“还真没有北大的。投资是双向选择,清华校友之间更容易达成共识。”

这种团结保证了清华创业的高成功率,“清华帮”往往能借助各种力量度过创业最易夭折的时期。北大虽然有李彦宏、俞敏洪等商界领军人物,但中等规 模的公司并不多;清华虽有大量在各行排名前三甲的公司,但“精神领袖”并不多,即便有与李彦宏相似的身家,也没有那么高的曝光率。然而,犹如抱在一起的刺猬太近容易伤到彼此。户才和说,当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清华帮”管理团队更容易分裂;另外“清华帮”公司比较“排外”,北大人很难做到高层。

这里面可能掺杂了由来已久的门第之见。可令人出乎意料的是,一向文人相轻的“北大帮”公司里却没有校际的隔阂,新东方、百度都有大量清华校友,北大纵横有超过50名清华的硕士博士。王璞说,“反过来的情况不大可能”。

北大校友之间并不是没有感情。不同于“清华帮”的群像,北大校友更像一群江湖侠客,因为某种不需要言语的感觉联系在一起。张向东说:“我们是兄弟!兄弟的意思可不是女孩子之间的友谊,需要整天黏在一起分享秘密;而是兄弟有事儿尽管开口,我不会问理由,只会淡淡的说,好。”他和邓裕强、常映明性格迥异,愿意把思考与人分享,做不了管理等细致活儿;常映明特别严谨,非常讲原则;邓裕强性格淡泊,很少说话。“如果邓裕 强说让我做什么事情,我就一定要做到,没有不行,我对他们也一样。”张向东说,“我能这样提要求,因为我了解他们,他们能行。”

北大也有校友创业组织,要么像官方组织,要么更像俱乐部。户才和参与的北大校友创业投资协会有160多名会员,和TEEC规模相当。他们的活动 一半和商业没什么关系,每月两次的户外活动,内容经常是高难度的登山或是真人CS。MSN群里也有三百多人,但讨论的大多是奥巴马或是环球局势,鲜有人讨 论微观话题。创业圈中,张向东有自己的“北大兄弟”,当当网的李国庆、去哪儿的庄成超。据说更早一批创业者,俞敏洪、李彦宏、丁健等关系也相当不错。只不过,“北大帮”很少扎堆儿,各种论坛上遇到也不会像清华校友亲密的坐在一起,甚至只是相互点头示意。

责任编辑:傅心婕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最新创业资讯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昼夜温差10℃!福州清明天气指南来了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