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福建 福州 闽南 台湾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图库 视频
论坛 房产 创业 家居 旅游 健身 出国 交友 婚嫁 亲子

      香格里拉之父郭鹤年:低调的大马首富,比李嘉诚还牛?

      郭鹤年祖籍福建省福州市盖山,1923年10月6日出生于马来西亚,享有“亚洲糖王”“酒店业巨子”“香格里拉之父”的美誉,他还是马来西亚首富。

      从白糖、酒店、房地产、船务、矿产、保险、银行、传媒到粮油,郭鹤年不但建立起庞大的商业王国,更让这个商业王国持续向上。郭鹤年可能是除了政治领袖外,最广为人知的马来西亚人。

      他出生于小康之家,崛起于青年时代,郭鹤年的成功在商界已是一个传奇,而他的低调也为平添很多神秘色彩。

      下南洋,闯天下

      1949年,对于郭氏家族来说,是家族企业的分水岭。在此之前,郭氏家族第一代人经营粮油食品在当地创下丰厚的家业,但郭家也只是在当地——马来西亚的新山比较知名。1949年之后,郭氏家族企业重新整合,年仅的25岁郭鹤年由家族兄弟推举为掌舵人。此后几十年中,郭氏家族开始名扬海内外,成为东南亚经济界举足轻重的角色。

      郭鹤年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创二代。当然,如果没有父辈早年打下的基础,郭鹤年还会成功,只是通往成功的路可能走得更曲折、更长一些。

      马来西亚是上个世纪初许多中国人下南洋的第一站。1909年,郭鹤年的父亲郭钦鉴还只是个16岁的少年。为了谋生,他离乡背井来到马来西亚,他的几位哥哥几年前已经在那里站稳了脚跟。他们经营一家名为东升的公司,其实就是一个两层小楼的杂货店,主要做粮、大豆、糖等生意。郭钦鉴就在哥哥的公司里做店员。当年,谁也不想到这个杂货店会成为多年后郭氏商业帝国的第一块基石。

      也许郭氏家族天生的商业基因,十多年后,郭钦鉴竟然由一个小小店员,成长为当地颇具知名的百万富翁。郭家渐渐跻身新山的名流之列。虽经四十年代的战乱,郭氏的东升公司经过一段艰难的日子后很快东山再起,更重要的是郭家的第二代已经成长起来。

      1923年10月6日,郭钦鉴的第三个儿子降生,第二代鹤字排辈,他为儿子取名为鹤年,希望他将来承继米粮生意,年年都有好收益。大儿子名为鹤举,希望他扬眉吐气,二儿子名为鹤龄,意为长命百岁。

      父亲的取名寓意深刻,除了鹤龄在战争年代早亡外,鹤举在马来西亚确实仕途一帆风顺,小儿子更将家族企业发扬光大,而且光大到他可能无法想像到的地步。

      25岁少帅担纲家族企业重担

      郭家的鹤字辈人数众多,关键是他们像父辈一样齐心协力,共同将家业推至一个更高的境界。

      1948年12月,曾为郭家掘到第一桶金的郭钦鉴去世,郭家因此分家。曾和郭钦鉴一起创业的妻子、郭鹤年的母亲郑格如不想家业就此没落,她提议郭氏几房堂兄弟,各拿出一部分财产入股,成立郭氏兄弟有限公司。

      谁来掌舵呢?大家一致推举年仅25岁的郭鹤年。

      此时的郭鹤年已经有了一段创业经历。1947年,他在新加坡创立平生第一家公司——力克务公司,像父亲一样经营米面生意,同时还做船务经纪、船租业以及胶粘剂制造,生意格外红火。因此由他接手郭氏企业,大家心口皆服。

      正当家族兄弟把生意经营得风生水起之时,1954年郭鹤年突然飞往英国,在那里他参观众多知名大企业,了解到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同时他见识了期货的作用。1957年,他满怀热情地回到马来西亚,郭氏兄弟的公司从此翻开新的一页。

      郭家依然做父辈的老营生,米、面、糖还是他们的老业务,不过郭鹤年敏锐地注意到食糖越来越走俏了。他花了两年时间全面考察炼糖业,之后在一次家族董事会提议,全资投入炼糖业。

      当时的马来西亚没有一家炼糖厂,这是一块空白市场,也是一次孤注一掷的冒险。但郭氏家族最终同意了。郭鹤年配合马来亚联邦土地发展局,在靠近槟榔屿的北海创立了马来西亚第一所炼糖厂——马来西亚制糖公司。同时,他看准时机,迅速建立遍布马来西亚全境的销售网,形成“一体化经营”体制。1962年郭鹤年即被人们誉为马来西亚“糖王”。

      这是郭氏兄弟公司成名的第一仗,但这还只是一个开始。郭氏的甘蔗园不断扩大,食粮产量越来越多,1976年,郭鹤年收购了马来西亚糖厂的93.3%股份。据媒体报道,郭氏集团控制了国际糖业市场的10%的份额。郭鹤年也升级为“亚洲糖王”。

      香格里拉之父是怎么炼成的

      当初郭氏家族全资投入炼糖业,当丰厚的利润滚滚而来时,郭鹤年又做出多元化国际化的决策,把放到一个篮子的鸡蛋又放回多个篮子里。

      除了继续发展炼糖业,郭鹤年又将企业经营的触角伸到粮食、工业、航运、矿产,地产、国际贸易、保险(放心保)、酒店、建筑等多方面。上世纪90年代,他以巨资收购香港英文报《南华早报》、香港无线电视等香港重要媒体,从而使他多了个“传媒大亨”的美誉。

      在郭鹤年众多的王冠中,除了糖王之外,“香格里拉之父”的称号格外醒目。

      七十年代初,亚洲政局大体稳定,经济发展迅速,经常飞往世界各地的郭鹤年又注意到旅游业将是一个重点发展区域。而酒店则是旅游业的发展工具之一,环太平洋[-1.64% 资金 研报]区域拥有促进旅游业成长的最大潜能。

      1971年,郭鹤年在新加坡建立了他的第一家酒店——香格里拉酒店。在他的心中,传说中的香格里拉就是个世外桃源,他希望自己的酒店成为所有人心中的世外桃源,清静不受干扰地卸下所有的负担,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就像他的低调处世原则一样,不论他现在多么知名,他还是像隐士一样希望不受外界名誉受累,执意把自己隐于媒体的聚焦之外。

      像当年糖业一战一样,定位于高级酒店的香格里拉酒店又是一战成名。郭鹤年趁热打铁,开始在新马泰布局。渐渐地,香格里拉被认为是高级、与众不同的象征。而在郭鹤年创办的酒店中,只有最高档次的五星级宾馆才能命名为“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酒店提供了衡量亚洲酒店服务的一个标尺。比如“亚洲人的待客之道”,就发轫于香格里拉酒店,风行于世界。

      事实上,为亚洲酒店确立新的核心价值的推动者,正是香格里拉酒店集团。“香格里拉之父”、“酒店业巨子”的桂冠又戴在了郭鹤年的头上,甚至有些掩盖了“糖王”的光芒。

      打不倒的商业巨子

      六七十年代是郭鹤年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似乎他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后来他说了历年心得:失败是成功之母,我本人的经验,成功也是失败之母。这位商界奇才也历经了几次商业帝国拓展中的失败。

      早年郭鹤年的力克务公司就经营航运业,他的船队后来也成为家族企业的重要部分。七十年代的经济复苏让航运界十分乐观,船只被一艘艘造起来,到了八十年代大家却发现全球贸易虽然繁荣,但一些原产品加工生产已经转移到原料产地,而且飞机也被用来运货,航运生意日渐清淡。

      经过慎重的考虑,郭鹤年决定从航运业中脱身,只保留在新加坡的太平洋船务。据媒体估计,他在航运业的损失高达1亿美金。

      与此同时,曾经给他带来荣耀的酒店业在八十年代中期也陷入了低潮,不过他不再“断腕”。后来他解释道:酒店主人的成功故事,必定促使他人造更多的酒店,最终造成客房过剩,但是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平衡之后,还会有一个盛宴期。因此郭鹤年相信酒店业还会看到“太阳的再度照耀”。

      而曾让他最早成名的糖业在八十年代后期因判断失误,在糖的期货生意上遭遇滑铁卢。几次失误让郭鹤年对“成功是失败之母”有了特别的认识。不过他不会就此泄气。新加坡财经界由此评价郭鹤年不是一个在经济衰退时期会破产的人。

      与中国的“不打不相识”

      祖籍中国福建的郭鹤年与中国的结缘却是从一场贸易战开始。1962年还是“马来西亚糖王”的郭鹤年突然发现当地市场白糖数量急剧增加,他调查后才得知,这是来自中国的白糖。中国政府希望能占领这个市场,以赚取外汇。眼见中国糖物美价廉,郭鹤年并未退让,他从印尼调来更廉价的糖,终于夺回了市场,由此奠定他的糖王地位。

      这次与中国的贸易战,却让中国政府对他刮目相看。

      1973年,还在新加坡的郭鹤年被一个神秘电话请到了香港,在那里他见到了中国外经贸部的官员和华润公司的高管。原来中国政府希望他帮助国内搞一批糖,同时也帮做一些期货。在之后的几周时间里,郭鹤年漂亮地实现了承诺,不但帮助中国从巴西买回了优惠价的白糖,还从期货市场赚了四五百万美金,并按要求存入了中国银行[-1.84% 资金 研报]伦敦分行。

      这次联手,郭鹤年被定位为“爱国华[0.00%]侨”。改革开放后,他成为各地政府最受欢迎的投资者之一。

      在上海,他参与了虹口区的重建以及闸北不夜城的部分重建;在杭州,他建了中国内地第一家香格里拉酒店;在北京,他兴建了地标建筑物——国际贸易中心。即使在89年的政治风波后,很多外国投资者相断撤资,郭鹤年反而增加了项目和投资。

      从在中国一系列的投资来看,郭鹤年不仅是一位精明的商人,更是一个出色的观察家。他认定:一名生意人必需保持对时势的敏感与警觉。

      这种政治敏感度从他的父辈就可以看出来。早在郭钦鉴发家之后,他就与当地政府首脑关系很好,战后,他因此担任了米粮统治官的要职,负责采购事务。而郭家的东升公司还经营了政府特许生意,家族企业更赚得盆满钵满了。

      第二代鹤字辈中,郭鹤年的大哥郭鹤举在外交界颇有作为,还曾被委任为马来西亚驻欧洲共同体育首席代表。

      而郭鹤年一直对外声称,“我只是一个商人”。他本人并不热衷政治功名,但却十分注意和政界保持密切的关系。在经济上他对马来西亚的执政党和反对者都提供支持,但他很少在公开场合发表言论,更不愿接受媒体采访。

      庞大家业谁接手?

      2013年,郭鹤年就满九十岁。曾经他认为九十才是古来稀。在这个他认为可以老的时期里,他为郭氏商业帝国是否安排了新的接班者?

      郭家第三代孔字辈早已深入到父亲事业中,郭鹤年的两个儿子郭孔丞、郭孔炎已经是他的左膀右臂。郭孔丞1976年加入郭氏集团,现任嘉里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郭鹤年许多商业活动都有他的策划。郭孔炎在新加坡料理事务。郭家其他子侄都在集团中各有所长。

      1992年,郭鹤年宣布退休,实际上,闲不下来的他还是退而不休,仍然拥有郭氏集团的最高决策权,尤其是对中国大陆与香港的投资方面。他解释道:退休的目的不是不做事,还是希望接班人能够发挥。

      他对接班也提出自己的看法:太多的财富好像砒霜,把砒霜沾在子孙的头上,不是破坏他们的头脑吗?但因为爱子孙,一定会给他们留遗产,让他们有个机会站起来。

      虽然目前郭鹤年已经辞去了一些公司的重要职位,但他在家族内部的地位无人替代。从九十年代起,人们都在猜测谁会接手郭氏企业,可郭鹤年一直未有表态,郭家各个子侄也都表现出色,一时答案未定。

      当好友李嘉诚、郑裕彤都做出了自己的接班安排后,已是“古稀之年”的郭鹤年在近期会有新的接班布置吗?

      除了商业之道和不断扩建自己的事业版图外,郭鹤年对领导之道,也有独到的看法。

      他认为,一个企业领导人的成功要诀有三:

      一、拥有一批强大及有高度效率的经理人才,并与属下的各级员工密切合作,为公司奋斗;

      二、公平及诚实,领导人应以公平及诚实的态度与所有人交往,平时以礼待人,讲究信用,将会建立良好的声誉,一旦面临困境时,将会得到贵人协助;

      三、拥有坚强的体魄及精神意志,随时为公司的前途尽力奋斗。对待员工,郭鹤年认为:“员工能否对公司有归属感,与雇主本身是否有公平对待员工,以及给予他们怎样的报酬息息相关。”

      最后,有人将郭鹤年与李嘉诚相比,认为他比李嘉诚还牛?仅仅是坊间传闻,听听而已,不必当真。

      大家在香港都只知李嘉诚,认为他主宰了香港的商业版图。但提到郭鹤年,实力似乎在李嘉诚之上。

      大家称呼他做“大马糖王”,甚至是“亚洲糖王”。但事实上,他可以称作是“世界糖王”,直接控制了全球2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名下的业务,还包括各种粮油相关的大宗商品,例如面粉、食油、饲料等等。地产只是其中一个财富来源之一。他的商业地盘除了大马之外,差不多辐射整个东南亚以至印度,可谓低调得真人不露相。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成功以后,赚多钱以后要特别小心。几十年前讲失败是成功之母,我本人的经验,成功也是失败之母,请你们大家要注意这点。”

      虽然纵横商海数十年,但寥寥几次失败之举也让郭鹤年越来越谨慎。也许那句“成功也是失败之母”的警句正是他保持低调的原因吧。

      责任编辑:傅心婕
      全省首条悬空玻璃天桥将竣工 距福州2小时车程
      萨顶顶假唱话筒拿反:下次会演的更精细些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海都微信
      海都微信
      海湃APP
      海湃APP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14 举报邮箱:service@nhaidu.com
      本站游戏频道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温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06 海峡网(海峡都市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08128号-2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编号:20070802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海峡都市报(海峡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福建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本站由速网科技提供CDN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