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经验并非放之四海皆准
不过华尔街的经验是否放之四海而皆准?在阴晴不定的A股是否也能奏效?答案是否定的。除去2007年的大牛和2008年的大熊这两个极端年份,若从2009年1月1日开始计算,至2013年12月31日沪深300指数在2009至2013年五年间的涨幅分别为95.8%、-12.51%、-25.01%、7.55%和-7.65%, 而国内主动性股票型基金在此期间每年的平均收益率分别为71.54%、3.02%、-24.94%、5.61%和16.45%。也就是说,如果一名投资者在2009年初入市,分别投资于追踪沪深300指数的指数基金和一支处于市场中游水平的股票型基金, 持有至2013年底,前者的收益率为58.18,而后者的收益率则高达71.68%。
指数方向不同
造就投资效果不同
为何同一类基金在两个不同的市场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曾任美国晨星公司全球研究主管高潮生的一篇研究报告点出了其中的迷津。首先是指数的趋势,一个向上一个向下,美国标普500指数自2009年开始基本延续上涨行情,期间虽然有阶段性调整,但总体趋势向上,特别是2013年有50次刷新历史新高;反观沪深300指数则呈现宽幅振荡格局,而且整体趋势向下。第二则是仓位,因为主动型基金的仓位一般是60%到95%,而指数型基金则是90%到95%,在整体向上的市场内,仓位越高则获得收益越多,而在A股这种单边向下的市场内,仓位越高也意味着亏损越大。
“从国内的环境来看,主动型股票基金战胜指数基金的概率更大,一是国内市场和海外成熟市场相比,波动更为剧烈,题材横行,主动型基金可以及时调整投资标的,跟踪一些股性更为活跃的股票,而被动指数型由于已经锁死了投资标的,因此很难跟上题材的节奏,第二由于可以通过仓位调整,平滑波动带来的损失,第三不同指数之间的差异也十分巨大,就以去年为例,如果投资创业板指数和投资沪深300指数,差异也超过100%。”好买财富首席分析师曾令华表示。
根据同花顺最新统计,目前偏股型基金数量达到807只,以此前发新股的速度判断,今年突破千只大关,如何从这庞大的群里找出合适自己的优质产品,长期持有并获得超越市场平均收益的投资回报也并非易事。从今年成长与价值两种风格基金业绩呈现鲜明的两极分化格局来看,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结构性行情将会持续演绎,基金的管理能力也会越来越突出的成为其表现的决胜因素。
类指数基金的表现差异巨大
信息时报记者昨日在统计时还发现,各类指数基金的表现差异确实巨大,去年最牛的创业板ETF的涨幅为78.5%,仅次于冠军中邮战略新兴产业,而倒数第一民生中证内地资源的涨幅则为-38.13%,表现冰火两重天。2012年排名第一的国投瑞银300金融地产ETF链接当年的涨幅为22.42%,而农银中证500指数则下跌9.9%排在最末尾。2011年国投瑞银300金融地产ETF(当年下跌9.9%)和华夏中小板ETF(当年下跌36.7%)的差距也接近了30%。随着年份的推移,这种差距是越来越大。
选择优质基金
三步走:
钱景财富CEO赵荣春给出一些挑选优质基金的方法。
第一、基金公司的从业人员要稳定。只有人员稳定的公司,投资思路才能稳定。
第二、看长期业绩。 赵荣春表示有些基民喜欢追短期的冠军,一般是年度,有些甚至将时间跨度放的更短,季度甚至月度的短线绩优基金都不放过,这是非常不科学的,由于A股市场风格千变万化,短期业绩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偶然成分,因此要将时间拉长,最短的考察年限一般要三年。如果某产品连续三年都能进入同类前1/3排名则可重点关注。
第三、抗风险能力。投资者选择股票型基金时,还应关注基金的抗风险能力,这主要通过该基金的亏损频率和平均亏损幅度来比较。不同的亏损频率和亏损的幅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金经理的操作风格,只有将亏损频率和亏损幅度较好平衡的基金才能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帮助投资者实现长期持续的投资回报。如今年的冠军中邮基金公司,业绩弹性非常大,追逐稳健的投资人可能并不适合他们的产品。会越来越突出的成为其表现的决胜因素。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