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福建 福州 闽南 台湾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图库 视频
论坛 房产 创业 家居 旅游 健身 出国 交友 婚嫁 亲子

      杨守彬:不装逼才是生产力

      杨守彬,知名天使投资人。在天使投资中,项目的死亡率一般高达60%。而他所在的丰厚资本,以专业的投资眼光创造了“零死亡率”的奇迹。想知道他掌握了什么投资秘诀吗?海都创业为你独家解读这位天使投资人“零死亡率”的投资方法论。

      丰厚资本创始合伙人 杨守彬

        杨守彬:

      丰厚资本创始合伙人

      黑马会副会长

      中国青年天使会秘书长兼常务理事

      中国财经及创业投资界主持人

      海都创业对话杨守彬:

       

      天使投资难度比较大,为什么选择做天使投资?

       

      我过去也是创业者,经历过成功和失败,了解创业,所以创而优则“投”。虽然之前没把公司做到上市,但也做出了几亿的营业额。当我完成自我财富的实现之后,就在考虑下一步做什么?

      当时,我看到中国的批量创业热潮已经到来,项目源将会越来越多,这对早期投资是一个重大的机会。再者,结合我的性格特点,现在的我不太愿意去再创业。创业需要“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需要熬几年时间去专注一件事,经受旷日持久的琐碎,而我对很多事情有兴趣 。创业需要“专注”,而投资需要“不专注”——需要跨行业的经验。还有作为投资人,特别需要广泛的知识结构和人脉,这比较符合我的性格特点。所以“不专业”就成了我的“专业”。这些原因引发了我早期的投资。

      本来我想个人做天使投资,后来与三个朋友谭群钊、吴智勇、岳弢交流后一拍即合,于是四人“4in1”,联合创立了丰厚资本,成立了早期的天使基金。

       

      在国内,尤其是北上广几个城市,天使投资机构是否会越来越多?

       

      目前,中国的个人天使投资人越来越多,因为很多企业在过去10~20年做得很好,于是出现了很多想转行做投资的人。同时,“天使”机构也越来越多。但实际上,中国“天使投资”的数量依然严重不足,不管北上广还是其他城市,总体量还是不足——从严格意义上讲,标准的投资人不超过两千人。而在美国,天使投资人已有25万。国外有批量的投资人对创业进行支持,而中国投资人的数量和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您做天使投资能够“零死亡率”,并且投资项目都能有10倍以上的增长,有没有什么投资的秘诀?

       

      任何事情都没有秘诀,但是有规律可循。就整体天使投资的规律来讲,项目的死亡率是40~60%,整体情况来看,拿不到下轮融资为40%,拿到下轮融资活不下去的再增加20%。

      我们投资的项目之所以能暂时做到“零死亡率”,是因为:

      首先是投资人组合的特点。丰厚资本的合伙人有3个是至少有十年以上创业经历的创业者或企业创始人,加上合伙人之一吴志勇有着十几年专业的投资经验。懂创始人、创业、创新----这样组合起来既“接地气”又兼顾了投资的专业,相对起来判断项目就比较准确。

      第二,虽然我们过去两年投了60个项目,但实际上已经看过上万个项目,投资概率不足1%。丰厚资本的项目源非常充足,项目渠道非常强大。我本身是黑马会、中国青年天使会、各创业大赛等平台主持与投资人。谭群钊原来是盛大集团的联合创始人、总裁,盛大原来的几万名员工中也有大量离职成为创业者的。岳弢是巨人系,吴智勇也认识很多投资项目。因此,我们能接触到大量创业者和好的项目源。

       

      福建等各地目前陆续开始有很多孵化器公司,并且也进入到早期扶持阶段,您是否有跟孵化器公司合作?

       

      我们也投资孵化器,或者对其参股,比如美女创业工场“Girl Up”等。同时,也有很多孵化器跟我们合作,并且把孵化的项目推荐给我们看,这就是一个创投生态。在美国也是一样,有大量优秀的孵化器,比如YV 、Plan&Play……

      在中国,孵化器从无到有经历了很长历程,但从有到泛滥的时间却很短。现在各地都在做孵化器,我认为节奏有点快,其实没有那么多项目可孵化。当然,从另一方面讲,这个现象在历史进程中也有它的意义和价值。有孵化器对创业者来讲有价值的,能够汇聚资源加速创投生态的形成。

       

      您投资时会看创始人的性格吗?

       

      当然。不开放不open,没有学习上进精神的一定不投。我们看项目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成功的创业最终都是“人剑合一”。这把剑是创始人锻造的,创始人能够把剑舞得精彩、优雅和有力量,做到“心中有剑”,那他真实的创业打法也是一样的。因此,我们从三个维度去考察创始人。

       

      之前有媒体报道,一些投资人只看90后的项目,项目80后太老,70后基本不看,您是否认同这个观点?

       

      我不完全认同。首先,年轻人代表未来,新生代的90后确实逐渐会成为职业和创业的主体,做投资需要了解他们,保持年轻的心理年龄。但是,每个年龄段有不同的人生经历与能力。比如社交类的项目,以90后为主要目标对象,创业者以90后为主更能出彩。而一些大商业系统的项目,需要拥有商业经验和成熟商业资源的人才能做,就更适合70后……所以不能一棍子打死。

      还有些投资者也会极端地不投90后,比如不投没有工作经验的“小毛孩”。这些都是极端的看法或噱头,所以观念上不能极端地认为90后项目一定行,80后、70后不行。真正从商业投资的角度看,70、80、90后的项目都值得投资,都可以投资。

       

      福建制造业比较发达,各地市都有自己特色支柱的制造业,但在互联网浪潮来临时,遇到许多问题和危机,您之前提到传统制造业的互联网改造是个被看好的方向。但传统制造业盘子大、历史包袱比较大、重资产特征比较突出,天使投资数额比较小,是否是个矛盾?

       

      未来,淘汰我们的其实不是互联网,而是我们“不拥抱”互联网。传统不传统,其实没有严格意义的区别,没有谁脑门儿上贴着“传统”或者“不传统”的标签,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够掌握和应用互联网的工具和方法。

      一些大型企业向互联网转型确实有一定难度,甚至即使转了因为体量比较大,天使也投不了。但我们投资的对象很多是在传统行业有成功经验的人,实际上投的是他们的“二次创业”。他们把成熟传统的商业模式交给现有的团队打理,重新创立跟互联网结合的“轻资产”模式,这样就是非常难得的“既懂互联网又懂传统行业”的双级创始人。这样的项目起步我们还是能投的。举个例子,快乐学习在福建一年收入两亿,体量很大。但创始人张浩去做O2O在线教育,独立于快乐学习重新创业。如果带着原来的团队、过去的盘子去做,包袱就比较重,难以颠覆自己。由于他勇敢地把原来的成绩和包袱卸下来,完全独立创立企业,他才有可能获得创新颠覆的氛围。

       

      您看好“二代”创业吗?

       

      对于任何一个群体创业,没有绝对的看好或不看好。目前我们的项目里确实没有投过“富二代”项目。所谓“富一代”“富二代”都是标签,其实我们还是要回到创业的本质,你适不适合创业?有没有能力创业?这才是根本。

      不管你是“屌丝”“草根 ”,还是“富二代”,重要的是否有创业的能力潜质和是否为创业的做好准备。不装逼才是生产力!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海都微信
      海都微信
      海湃APP
      海湃APP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14 举报邮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戏频道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温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06 海峡网(海峡都市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08128号-2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编号:20070802
      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拥有海峡都市报(海峡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福建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本站由速网科技提供CDN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