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拉近了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分散在四处的金融消费者:那些进入银行保险大厅只是办理信息变更的人,那些只去ATM机的人,那些认为银行客户经理高大上与自己的小金库实在难以拉近距离的人,那些喜欢玩中学、玩中干、像玩一样的投资者,那些自认为传统机构低效率难以满足自己快节奏、高回报的追求的人。
盘点2014年活跃在互联网金融市场上的客群,我们发现了以下8个变化:
一、 “等不了”的消费者
零存整取,曾经是一个时代的特征,每个月拿了工资就跑银行存起来,从年初到年尾绝对不会取出来花掉它。现在是提前消费时代,发了工资后既想着钱生钱,也得随时变现消费,不能让钱锁在银行里不动,所以互联网宝宝类产品盛行了。再比如网点排队取号,在当年解决网点排队难的问题时还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创新方式,至少有座位、有叫号、有预期可以等待。
而在今天,我们的时间以分秒计算,上班忙,下班玩,最好在线办理、或者上门服务,如果一定要去实体网点,也不希望等待、甚至不在乎坐着,如果可以立等可取,宁愿如此。正如QQ浏览器的广告所说“我要的现在就要”是年轻人的常态,不是真的等不起,就是已经不习惯等待了。普通线下货币基金产品资金赎回到账时间一般为1~3天,有些产品资金甚至多达到5天才能到账,这也使得视效率为生命的投资者们大呼“等不起”。
二、 “没有经验”的手机支付
手机作为移动金融的媒介,已逐渐改变人们在传统的线下机构、线上金融交易的行为和习惯,移动金融是一个逐渐融入生活的工具。比如我们的生活中所应用的支付,都是由大件低频支付和小额高频支付组成的,经过这样的细分之后,很容易看到移动支付的终端商户的特征以及消费者的特征,我们有望让那些喜欢新鲜事务的消费者从此扔掉厚厚的钱包,只拿一个手机就能去吃午餐、看电影、买爆米花、逛超市了。
在移动金融领域,它不再依附于用户对电脑的使用经验与金融交易经验,电脑在线交易用户群也不再完全覆盖手机在线交易用户群,一些新进入的消费者进行在线交易时直接通过手机,而以前从未使用过电脑交易。
三、 接受不完美的新金融服务
目前微信支付、微信银行的用户界面、功能并不是完美的,这也跟互联网即用即体验即进化的精神有关,这样的友好型必然是缺失的。但是当你依赖上一种工具时,你很难说不喜欢,即便不喜欢也离不开。
当一种支付工具与已有的生活工具连接到一起的时候,你会更习惯用这样的方式处理生活中高频发生的事情,所以微信支付工具已经被60%的用户熟知并使用。
四、逐利的70后、60后也在参与
一直以来,外界对互联网金融的猜想是为丝、为80后、90后而生的,而现实中这一领域已经发展得如此细分,比如有针对低收入者的移动金融多用于购买游戏币、视频下载、扑克牌筹码,还有针对白领、专业人才、金领、企业拥有者这一社会中坚阶层的P2P投资,他们在涉足P2P之前有一定程度的投资理财经验,而且在部分尝试替代银行理财产品、存款、基金、股票的投资份额。
虽然P2P平台标榜着最低100元也可以投资,但实际上多数参与游戏者都不是丝一族,投资者不仅是将这块投资看成时尚、体验,而是强大的利益吸引着他们向里面走,他们已经将家庭财产的10%~30%放进P2P平台商投资,因此,我们也看到这是一个80后、70后、60后共同活跃的市场,他们是热衷于逐利的中层收入人群,由于对传统金融服务的效率不满意才转而寻找互联网金融产品。
五、 喜欢分享的投资者
我们或许还记得以前PC端的网银用户,由于涉及私密信息与资金安全,是缺乏分享和推荐的,致使网银用户只能在自有知识框架下独立完成金融交易。现在的宝宝类产品,由于其产品单一、收益表达简单、多种移动端可显示产品动态,使得投资分享变得更加自然和便利,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粉丝之间的互动推广力度。
调查显示,超过9成的投资者会选择向他人推荐互联网货币基金产品,这在以前是无从想象的。
六、 渐趋理性的投资者
对比资本市场的投资收益率而言,P2P投资者对利益的追求已经趋于理性,经过2013年的P2P爆发期与倒闭潮,他们认为投资比投机更重要。调查显示,与以往P2P市场利用30%~50%的收益率吸引用户相比,现在大部分P2P投资者可接受的年化收益率是7%~15%。
七、富有研究精神的投资者
对于传统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说明、保险产品说明、各种金融协议,购买者去认真查看者极少。对于金融机构、互联网公司们,或许你们把互联网金融产品当成一块“实验田”,但是消费者把这看做是一种投资、一种自己特别爱惜与喜欢的投资方式。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购买互联网货币基金的投资者都会仔细研究产品服务条款和协议,同时有4成的投资者还对产品业绩排名非常关注。这不是一群大家认为的无知的、跟风的投资者,他们是怀着拥抱互联网的心情,拿着自己微薄的工资,希望拥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的一群人。
八、虚拟的金融需要真实的“卷入”式教育
互联网金融就像一阵风,当你激起了他的热情之后,浇灭它是很困难的。今天,所有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供应商都在共同培育金融消费者,让更多的消费者卷入真实的体验,比任何一个机构去单独做消费者培训、知识普及来得更快。
2013年,“互联网金融元年”来临,余额宝点燃了全民理财的热情,P2P也形成了“担保+风险准备金垫付”的主流模式,平台数量和投资人群迅速爆发,年度总交易额疯狂增长到1000亿元以上。
进入2014年,“宝宝类”货币基金的收益率不断下滑,但全民理财热情不减,截至2014年6月,P2P网贷平台数量达到1263家,半年成交金额接近1000亿元人民币。在此过程中,参与者减少了“学习成本”,更自然的融入其中;未参与者也受其感染,无形中接受了互联网金融信息的扫盲。而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同质化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是坏事,同质化是一种产品成熟的标志,同质化说明市场已经引导到足够大的规模,这时候的消费者通过卷入、反复对比而被教育的足够好了,这时候才会让市场主体形成诞生下一个新产品、新业态的动力和压力。
未来的新金融主体,毫无疑问是属于那些敢于细分、敢于场景化的企业,他们的内心清楚地知道,产品创新不是创造一个从未问世过的产品,而是从用户对金融的认知基础出发的创新,是基于用户特定金融服务的特殊需求研发的,是对陷入互联网生活的用户思维习惯的深入理解而来的,是行业生态圈对金融行业的态度和定位决定的,这是一个不再被垄断的、多元化发展的市场。
责任编辑:吴梦云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 最新创业资讯 频道推荐
-
“国字号”品牌助推建瓯锥栗产业升级2018-08-27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