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月1日,电影《十万个冷笑话》(以下被粉丝简称《十冷》)票房已经达到1.17亿元,这个制作费极低极低,宣发费仅287万元的小成本电影,在公映第一天的半天时间里,就已经收回全部成本;上映4天半,累计票房达到8300万元;10天票房破亿。这样的结果,着实让业界、甚至这部电影的制作方和投资方,都感到意外。
《十冷》票房过亿,意味着它所建立的颠覆性的电影内容、商业机制,以及运作模式,最终获得了成功。这部影片的爆红也引发了极为两极的评价和口水大战,大量二次元元素被二次元族津津乐道,有些人被从头笑到尾,有的人则直叹“不能直视”。作为一次极具“代价”更替效应的社会学意义实验,《十冷》同样展示了其惊人的爆发力。《商业价值》记者美圻一个月遍访电影相关各方,完整解密电影行业正在经历怎样的暗流涌动与天翻地覆,全文即将出版于《商业价值》封面报道,以下是部分内容,经钛媒体编辑,网络首发钛媒体:
【上篇】 从互联网来,到互联网去
它是成人眼中的“渣画”
陈洪伟,万达影视传媒项目开发中心副总,曾以“不二”的笔名发表过电影产业评论文章,颇受网友推崇。陈洪伟在接受《商业价值》采访时的第一个感慨就是:
“怎么也想不到转型制片人的第一部作品,竟然是《十冷》这么一个‘奇葩’电影。”
但细想想,其中又有一定的必然性,因为当陈洪伟看完这部作品的原作,便对它有所想象和期待了,而那种对一个新类型的电影特别兴奋的感觉,已经很久都没有过了。
2013年,因为工作原因,做电影营销的陈洪伟,和在当时负责苏宁易购广告植入的余顺常见面。有一次,余顺说起最近苏宁植入的一个网络“泡面番”,他拿出手机放给陈洪伟看,是有妖气网站上《十冷》“福禄娃”那一集,里面的炼丹炉换成了苏泊尔电饭锅。这一看,电影产业从业多年的陈洪伟,心里荡起了涟漪。通过余顺,陈洪伟很快见到有妖气的COO董志凌。 从名字上看,陈洪伟觉得有妖气已经很“妖”了,因为外人完全猜不到这个品牌是做什么的。
有妖气是周靖淇等人创建的一个动漫网站,与其它漫画网站不同的是,有妖气更接近原创漫画的发布平台,随手涂鸦、或精心杰作,都可以发布在这里,供网友们观看、吐槽。在发布作品的过程里,有妖气积累了一些优秀作品的IP,并且协助作者改编成出版物,或者在有妖气网站上改编成动画。
在众多的作品和作者当中,《十冷》的鹊起,最令人吃惊,因为从传统漫画的审美标准来看,《十冷》潦草的画面只能被称为“渣画”。从《十冷》爆冷的现象中,有妖气分析得出,虏获网友的本质不是画面,而是内容。 “渣画风”的内涵,是观众可以感受到的作者的情绪,而《十冷》调侃《葫芦娃》等经典作品的幽默段子,也是得到80、90后网友喜爱的原因。
从一部漫画、到动画、到电影、这个过程促使《十冷》的导演卢恒宇,不断调整自己。《十冷》电影和常规电影的编剧方式截然不同,编剧先写一段很正常的剧本大纲,之后再往里加入破坏性的笑话。创作过程中,卢恒宇更重视“喜剧”元素,对于画面,他坚持随性和轻松的二次元风格。 陈洪伟看完《十冷》得出一个结论:这将是一部具有颠覆意义的电影。
以往在中国上映的动画电影,如《喜羊羊》、《熊出没》、《魁拔》、《秦时明月》等,都是具象画面,大多是炫酷的3D效果,即使是2D画面,也非常唯美逼真,几年来的中国动画电影一直试图做到迪斯尼那样的“以假乱真”。
《十冷》的“渣画风”颠覆了这种经典的动画表达方式,在主创看来,画面只是传达内容的工具而已,对于这样的风格,陈洪伟在看了大量日和动画后终于有所感悟,原来这也是可以衬托故事和内容的一种风格。
互联网众筹第一桶金,万达加棒
2013年7月,“有妖气”自己做了一个“众筹大电影”的项目,这期间陈洪伟没有介入,只是在旁观望,但他会在每个月给有妖气刷刷“存在感”。“我知道他们也在接触别的公司,但是我不急,我是真的很喜欢这个作品,所以我比别人更有诚意。”
当年12月,陈洪伟专心做《北爱》的宣发,一天1个亿的票房成绩让大家看到了万达影视的实力,也看到陈洪伟运作电影营销宣传上的能力。 有妖气最终筹到了100多万,但是距离电影制作成本相去甚远,想做大电影,就必须找到专业的电影投资方、宣发方的合作。这时,运筹帷幄已久的陈洪伟开始和有妖气探讨合作模式等细节。有妖气和导演卢恒宇在几个合作对象中没有太多犹豫,最终落锤万达,事后他们分享其中的关键因素,就是因为万达的实力和陈洪伟的诚意。
电影进入到制作阶段,陈洪伟经常跑去上海和导演做交流。他对卢恒宇的第一印象是:“导演是个很粗犷的汉子啊!他是我见过的最奇葩导演了,也是目前中国电影心态最年轻的导演。卢恒宇是活在纯粹二次元世界里的人。”卢恒宇从小受日漫文化影响,也推崇漫威商业类型片。卢恒宇工作室每天开工前还要拜祖师爷。陈洪伟笑着说:
“我一看,原来祖师爷是‘沃尔特·迪士尼’!”
卢恒宇和李姝洁带着同事们给祖师爷上烟,谢祖师爷赏饭……从这些细节陈洪伟看出这个创作团队心态很放松,不矫情,但在创作时他们又非常严谨,做史无前例的电影,也只有这样的团队可以实现。
二次元成人向动画电影如何做宣发?
宣发是陈洪伟的优势,他的实战经验丰富,但由于各方面对这部史无前例的商业实验电影持谨慎保守的态度,所以宣发预算控制得很严格,这就意味着陈洪伟和团队必须付出更多精力,体力,智力。“老实讲,对于《十冷》我心里也是没底的,这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二次元成人向的动画电影,什么都是第一次,我们要摸着石头过河,自己揣摩、自己去建构一个东西。”
当年8月,《十冷》做了第一次媒体发布会,单单这一次发布会就用掉了1/6的宣传预算。但陈洪伟说,“这个钱花的值!”。发布会选在高大上的柏悦酒店,门外排了两支队,一边是记者队伍,一边是众筹投资人队伍,声势浩大。
有新媒体当即发新闻:“从未有电影发布会邀请300多投资人同时参加”,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也出席了这次发布会,众多互联网大佬齐聚一堂,不清楚状况的还以为这个发布会是互联网峰会。第一次发布会引爆了大量话题,报道量堪比明星大电影。
这一次,陈洪伟刻意并没有露出《十冷》的电影内容,所有人都不知道《十冷》究竟这是个什么类型。海报画面甚至回避了动画片属性:夕阳下举着星球奔跑的哪吒,乍看上去更像是科幻电影,或者灾难战争片。“对,我打的就是心理战。大家觉得你是黑马,你才有机会赢。”媒体参加发布会之后,有的记者甚至不知道《十冷》是动画电影。
彻底“互联网化”的史上最强联合出品
通常,国产商业片在进行操作时会有一定的模式,比如一家影视公司选择投拍某个作品时,会拿着作品先找一两个投资方,同时建立制作团队,资金落实后,再谈若干植入广告,同时启动电影拍摄,电影上映后,票房和投资方分账即可。由华谊兄弟出品的《非诚勿扰》电影就是商业运作上的成功典范,因为在电影中植入:洋酒、汽车、邮轮、信用卡、手机、网站、笔记本电脑、杭州景区、房地产等广告,为投资方赚得盆满钵满。
深谙电影运作的陈洪伟,却没有遵循传统的电影操作模式,去接触消费品牌、汽车、银行等等企业,而是锁定了互联网。他带着《十冷》到小米、新浪、苏宁易购、蓝港互动、格瓦拉等公司时,大家表现出的态度和他当初看到这部作品时一样的兴奋,因为这是一部真正从互联网里生发出来的电影,它让互联网人有一种亲切感,而这些品牌在电影中的植入也显得很自然。 看到互联网的热情,陈洪伟想,
“不如做得更HIGH一点?既然我打着互联网基因的大旗,干脆把他们都邀请进来,联合出品!”
这是前所未有的操作方法:小米、苏宁易购、蓝港互动、格瓦拉等互联网品牌,为《十冷》组建了一个中国电影史上最多的联合出品阵容。陈洪伟相信,这些品牌可以帮助电影造势,而“做势”在电影营销上很重要,它让市场有个心气儿和期待,让大家觉得这个作品是有希望的,不会因为成本少而忽视它。
联手造势的同时,每个品牌在自己的平台上尽力推广,因为只有付出的多,才能赚的多,最终分账分的多。
“这是在运作过程中,摸索出来的一个新的模式,要知道,这些资源放在一起的总量,算起来超过了2亿元的价值,其实并不亚于任何一部主流大片,但是它却为这样一个小成本电影服务,这正是《十冷》在商业上以小博大的关键因素。”
像互联网一样做“内测”,找90后
传统电影模式中,都是导演拍什么,观众就看什么,之间不会有太多交流余地,电影出品方比消费者的地位优越很多。《十冷》的实验属性,使它降生后就存在很多未知,为了稳妥,陈洪伟在前期和后期,选择用调研的方式探市场。“对于这个电影,我一直是用保守的心态,积极地去做事。不能盲目乐观是因为之前没有先例。”就像第一次吃螃蟹的人,究竟是死?还是美味?谁都不知道。很谨慎地去做,不是因为投资方不想花钱,而是必须自己摸索出一套独特玩法,这也是这部电影的价值所在。
早在电影筹备期,陈洪伟曾不断找来90后大学生一起聊他们的生活、爱好,分析他们的兴趣点。陈洪伟还看了大量二次元文化的资料,必须对90后的喜好有个感性认识,了解他们的文化和需求后,才能用这个人群的语言和思维,去制作这部电影。早期调研帮助陈洪伟确定了在宣传渠道上,万达必须和90后最喜欢的社交平台“新浪微博”进行合作。
片子制作到八成时,陈洪伟又请来专业的电影调研机构“凡影”做了一次内测场。这个调研相当于产品的试用装,或游戏的内测。中国电影人目前还没有这个概念,而内测也是一件让导演不太舒服的事情。内测的观众是正常受众匹配的样本,很有代表性。结果一出来,数据和指标并不理想,笑点和观众现场的反应,与之前主创的想象有出入。也有好消息,就是观众对广告植入是认可的,是可以接受的。
“还有就是,和我们预期的一样,观众认为时光鸡是男一,此后,宣传重点都锁定了时光鸡。”大家连夜开会,分析调研结果,导演熬夜重新剪辑,还牺牲了一些自己喜欢的桥段。拿着修改版,陈洪伟又在自己的母校北师大做了一场“点映”,仍然是抱着试水的心态,结果,这一次北师大95分钟的正片内容,观众笑了87次,鼓掌7次。“我当时就知道,片子成了。”
对于如此周密、谨慎的市场调查,大制作和大导演们一定不以为意。但是看看贺岁档“触礁”的几部大片:《一步之遥》和《太平轮》连成本都没有收回的票房成绩,前者专注在自我表达里,完全不在乎观众的情绪与观影体验;后者没有足够的市场认知,以旧观念盲目操作旧题材,还把电影拉伸成冗长的上下部,这说明导演首先要分析观众需求。
所以,能把观众当“老爷”的卢恒宇才会把姿态放的很低,才会最终让电影做到市场认可。
不是动画电影,而是喜剧类的路人电影
2000年,周星驰的《大话西游》甫一放映,很多人质疑这部电影的专业程度,就像今天有人对《十冷》的不理解一样。任何一个新事物出现,势必存在极大的争议,颠覆前者意味着后者必须有占据未来的可能性。从质疑到接受,周星驰的“无厘头”文化孕育出《食神》、《月光宝盒》、《少林足球》、《功夫》等电影,也曾因为其全新的模式引发媒体讨论和分析。
如今,无厘头的接班人们,如徐峥的《泰》、邓超的《分手大师》等,都借鉴了周星驰开创的喜剧范本。前不久,“知乎”上有一篇文章,评价《十冷》是无厘头文化的电影,陈洪伟看完并不认同,“《十冷》是互联网审美的产物,是完全有异于无厘头的。”《大话西游》时期,周星驰做的无厘头文化核心是审丑的,即使是赵薇、莫文蔚这样大美女,也要画得很丑才符合周星驰的喜剧模式。而移动互联时代,互联网开始发酵出“萌贱”审美,比如“万万没想到”里的“叫兽易小星”和“丝男士”的主角等,主人公都是“萌萌哒~贱贱哒~”的风格,而这就是互联网造就出的新审美特性。
电影《十冷》的出现,彻底将观众带入到当下,甚至未来的文化环境当中。 其实,早在《十冷》的视频版阶段,它已经获得很大的成功了,这部动画还形成了一个粉丝群体,并在百度建了贴吧。“有妖气”做的是粉丝经济,但《十冷》电影绝对不是粉丝电影,陈洪伟总结《十冷》是路人电影:
“都是路过的,欣赏一下,观众的心态都是路人心态。我们只要把趣味性做出来,大家看完开心就够了。”
《十冷》也不是动画电影,而是喜剧电影。
因为一说到动画电影,人们总是先想到动画,想到小朋友,而《十冷》的团队首先想到的是最主流的青年观众群。“因为不管是什么表现形式,它本质还是电影。《十冷》这个电影只是因为动画的形式产生了效果而已。庆幸的是,我和导演的观念是暗合的。”陈洪伟和卢恒宇都倾向好莱坞式的叙事逻辑,都是好莱坞商业电影模式的遵从者。从创作开始,他们就按这个规格在做。
毕业自北师大艺术传媒学院的陈洪伟,坚持自己是电影原教旨主义者,他说电影人首先要具备“服务精神”。 “目前为止,我听到最好的赞美,是说我们做的《十冷》‘品性很纯良’。”坐在狭小办公室里的陈洪伟,手边就是时光鸡玩偶,他当时的微信头像也是时光鸡。在谈话中可以感受到,他对《十冷》付出了很多心力、精力,那种付出和喜爱是由衷的。
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再进行调度,将气势做大,引发社会关注,导演卢恒宇、制片方万达、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合作方有妖气、几个合作伙伴在电影模式上的创新,为中国动画电影摸索出一条新出路。看到《十冷》的成功,手握二次元动漫IP的腾讯视频也开始运作改编大电影,而《十冷》在联合出品、植入、调研、宣发上的一系列手段,也会被后者模仿。陈洪伟并不安于享受《十冷》带来的赞誉,他说自己喜欢做和别人不一样的事,不想复制别人是因为怕累,因为模仿别人就要被比较,就要老想着怎么超过别人,压力太大,乐趣太少。 陈洪伟是电影行业里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对于电影,陈洪伟有自己的理解:“《十冷》的首映日选在了12月28日,刚好是电影诞生日那天。在我看来,历史为什么不把卢米埃兄弟电影开拍那天作为纪念日?而是选择了给观众放电影的那天作为纪念日?就是因为播放电影的时候,电影在放,观众在看,只有这两件事同时存在,那才是电影。”
【下篇】电影背后的另一互联网平台化实验:有妖气
《十冷》背后的版权方,是一个由漫画IP衍生出来动画视频、电影、游戏、舞台剧、音频等系列周边产品的二次元IP平台,它的名字同样很二次元,取名“有妖气”。
春节前,《十万个冷笑话》(以下简称《十冷》)的舞台剧在上海和北京巡演,上座率95%;《十冷》手游上线第一天便登上App Store付费榜冠军;有妖气的网站上可以买到《十冷》的周边产品,如:手办、抱枕、T恤等、钥匙扣等。投资商们蜂拥而至,觊觎着有妖气的下一部电影作品。
《十冷》的成功再次印证一个道理:无论是什么行业,只有赢了,才能让市场看到和记住。正如有妖气的COO董志凌所说,《十冷》的电影破亿,是一个转折点,因为只有“破亿”了,有妖气才能在电影分账里赚到钱。也只有“破亿”之后,大家才会相信,这样一个来自二次元的动漫IP,是可以转换成生产力的。
美术馆后街的一条深邃巷子里,几座铁灰色的建筑,冰冷地站在“77文创园”内。
“有妖气”在建筑尽头的一层。推开门,里面的景象让人感受到莫名的快乐:墙壁上贴满巨大的漫画人物;天花板被装饰成天空,还悬挂了云朵;窗子周围布满绿萝;无论是办公桌还是角落,到处都是卡通的影子……这里,就是二次元文化“秘密基地”有妖气。 “《十冷》并不是我们最棒的作品,只能算之一吧。”董志凌坐在阁楼的沙发里,来自上海的他,讲话时有明显的口音。他背后的窗外,是正在忙碌的小编们。对于外界持续升温的《十冷》话题,甚至把《十冷》奉为“现象级”电影的巨大反响,这里的工作人员所表现出的冷静,让人有些意外。
“也不是不兴奋,而是《十冷》在动画版时就已经火爆过一次了,我们知道它成功的必然性。”从人群数量上来比较,“十冷”在动画阶段的人群数量是最大的,原版漫画15亿次网络点击,7300万完整阅读人次,动画超17亿次观看,平均单集点击9000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十冷》和有妖气早就有一定的影响力,只不过是在一个特定群体,和特定范围内引发的。
“有妖气”成立于2009年,当时的4个创始人还都是“职场小白”,老大周靖淇、内容总监董志凌、技术总监于相华,几个人因为漫画走到一起,想着怎么才能把“同好”聚拢在一起?
干脆就做漫画网站吧。投资方盛大一直以“一家独投”的方式,资助他们创业。
有妖气网站上,原创类漫画,同人、耽美、少年、少女等二次元题材比比皆是。浏览漫画的同时,网友还可以吐槽,享受弹幕带来的互动乐趣。在运营网站的过程中,有妖气逐渐形成二次元文化的形态。
商业市场普遍认为,二次元文化(ACGN次文化)就是火影忍者等,经典动漫版权及周边产品,还有经典游戏版权及周边产品,COSPLAY,弹幕等,其实这些只是狭隘的认识。二次元其实也包括歌曲《我的滑板鞋》、《万万没想到》中的叫兽易小星、一些特定语言、卖萌……这些对立于三次元(我们所在的现实世界)的文化现象。
在二次元范畴的基础上,有妖气积极扶植二次元“大神”——经典作品的作者,比如:《十冷》的寒舞、《女儿国》的王曼、《星STAR》千亮等等,“大神”可以与网友互动,接受粉丝的膜拜。 作为中国第一家将二次元文化做透的网站,点击进入有妖气后,出离现实的体验就开始了。
这里的网友属性非常一致,大家沉浸在平面漫画里,有现实世界之外的,另一种自我认同。为此,有妖气吸引了600万用户,而这些用户又因为二次元文化的归属感产生了黏性。在滚雪球般的粉丝群体基础上,有妖气看到了做“粉丝经济”的前景。生产衍生产品,供粉丝收藏;由粉丝贡献的下载量可以变现;粉丝大多会购买自己喜爱作品所改编的游戏。
总之,在未来的经营常态中,有妖气会将“粉丝经济”放在首要位置,让600万用户变现。
定位互联网公司,却以传统IP运营商为“师”
“我们更愿意说自己是互联网公司。”董志凌几次强调着公司的属性。这个被90后尊为“中国动漫核心”的网站,一直在做着无心插柳的事。
比如,最初是为动漫迷搭建一个互动平台,结果原创作品意想不到的精彩,形成一定的IP积累。有妖气签下一批批优秀的作者,并且开发出视频、音频、游戏、及周边产品。2014年网站做到成熟时,有妖气又赶上了中国的IP元年,通过电影《十冷》成就了IP变现的第一大成功案例。现在的有妖气,就像为IP变现代言的明星一样,受市场欢迎。 “你们靠什么活?你们挣钱吗?”这是很长一段时间里媒体给有妖气提出的问题。几个创始人合作之初就达成一个共识——做文化是慢功夫,我们不赚快钱。
这导致早些年的有妖气,不愿意接受采访。
“因为老得回答这些问题,这样问的感觉好像是我们没希望了,有的时候稿子写出来发表,把我们写成是那种没前途的感觉。所以后来我们就下了一个决心,如果是那种什么以创业团队采访,艰苦创业这种主题来写我们,就不接受采访了。”
当时,外界还无法体会有妖气团队在精神世界里的充实感,和被粉丝拥护的存在感。 本着“内容才是王道”的原则,有妖气从2009年到现在,积累了几千位优秀作者。这些作者并不都是科班出身,有兽医、有公司职员、空姐、会计……大家利用业余时间创作,即使画面不够唯美精致,只要内容有趣,仍然会被网友推崇,《十冷》正是这样的代表作品。
作者寒舞以“吐槽”为主题,画面却像练手般的笨拙和粗糙,因为搞笑的内容符合很多网友的心理,刚一下载立即在网友中大受欢迎。除了《十冷》,《尸兄》等作品层出不穷地出现了,为了推出鼓励机制,有妖气还签下经典作品和作者,为他们寻找出版方或其它合作方式,继而形成一个IP储备。
美国的漫威、迪士尼,日本的集英社,在IP的商业运作上早已轻车熟路。以漫威为例,通常漫威在创作之初就很注重树立IP形象,运用动漫、游戏语言,树立人物形象,为衍生产品做准备。
在作品经过漫画、动画阶段并获得成功后,作品进入改编电影和游戏的阶段,最后是周边产品的推出。
迪士尼2014年的动画片《冰雪奇缘》,一旦火了就会在全世界各个角落看到故事里的人物和画面,迪士尼也遵循一套既有模式,开发IP市场:故事-动画片-电影-游戏-出版物-服装、文具-版权合作等等。
这条周密的产品链其实在创作之初,就已经设置完成了。日本则是以集英社为代表,在签约作品后会迅速开发同步游戏、剧场版、纪念品等,让一个优秀的IP,得以产值最大化。
作为漫画爱好者,有妖气的创始人们当然知道这些前辈的经验。他们一直在尝试完成IP变现的模式,但前提是“只有好作品,才有变现的机会”。
因此在前几年,有妖气都以各种方式吸引作品,一些隐藏在网络里的精英作者逐渐浮出水面。这些精英作品,便是有妖气变现的资本。在《十冷》之前,有妖气已经尝试过改编游戏、音频等方式进行IP变现了。
直到2014年,有妖气通过IP变现,实现了盈亏平衡,而“盛大”的全身而退让有妖气又成了一家创业型公司。
《十冷》的成功,为有妖气获得更高的市场估值和信心,在IP虚火的时期里,有妖气的做法势必被人模仿。有妖气并不担心后来者的追赶和竞争,毕竟中国动漫的产业化升级尚未达成,《十冷》也只是一个开拓性的案例,未来还有很大的空间。
说到这里,董志凌拿出手机,给《商业价值》记者展示“十冷”的游戏,在精美的背景和炫酷的打斗画面里,居然加入了弹幕风格的吐槽内容,还有一些原作里搞笑的桥段。他边玩边说:“这款游戏在登陆APP Store不到24小时,就登上了付费榜第一名的位置了。” 中国电影 各种第一 其实在《十冷》之前,有妖气已经想过将手里的IP拍成电影。
用董志凌的话说,“《十冷》并不是我们最棒的作品,只能算之一吧。”在《十冷》之前,有妖气和一些投资人谈翻拍电影的事,对方都会问:“给成人看的动画电影?”“是,非低幼的。”“哦,那是魁拔?魁拔不是已经赔了么?”“我们不是魁拔那种。”“那是哪种?有什么成功案例么?”
……每次谈话的内容如出一辙,甩不掉的“魁拔”前辈,和无法举出的成功案例。“干脆众筹算了。”
就这样,2013年有妖气和点名时间合作,从几块钱到几万块钱,数字累计得很快,投资人大多数是《十冷》漫画的粉丝。投了1000元钱的张先生说:“没有考虑太多,就是喜欢,希望它成功。要是想多了,该不敢掏钱了。”最终,《十冷》大电影一共集结了结超过5000位“微投资人”,为《十冷》电影众筹到100万元制作费。
对于有妖气来说,众筹期间那种来自粉丝支持的自信,在开始做电影之后,就开始消减了。“隔行如隔山”,原来拍电影是一个很复杂的事。
这时,万达影视的副总陈洪伟出现了,“他是一个喜欢《十冷》懂《十冷》的人,这在合作中很重要,不懂的人会很难把它的握调性的。”在几个大牌候选人当中,有妖气决定牵手万达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其实是万达在院线上的资源很强势,有竞争力。之前《魁拔》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院线不看好,过早的将电影下线的原因。所以,即使《十冷》被一些院线抛弃,最终还有万达支持,这就够了。
在中国,动画电影有它的瓶颈和天花板,有很多的条条框框,并且不被市场主流接受。此前,曾经破亿的国产动画电影只有《喜羊羊》和《熊出没》,但它们针对的都是低幼观众,一旦观众随着年龄增长,或是家长的原因转移消费,票房就会受到影响。
2014年,《喜羊羊》单片票房已经不到9000万。原本以青年群体为受众的《魁拔》,因为制作之初不惜将内容创作转型低幼化,结果导致低幼和青年群体,均不买账,电影最终以2000万惨淡收场。放眼中国动画电影的票房,真是没有最少,只有更少。
有妖气看来,这是因为中间存在一个本体认识的问题。 与之前所有动画电影不同的是,有妖气只把《十冷》当做一部电影去做,首先解脱了“动画”二字的束缚。在电影制作过程中,有妖气认定“我们只不过是一部明星不够多,资金不够多的电影而已。”并定位在“电影喜剧动画”上,“动画”反而是最弱的因素了。
这样的判断,和那些纠结在如何将动画做好的电影,在本质上产生了巨大的差别,今天看来,这正是《十冷》电影出其不意成功的原因。高高在上,才会被狠狠摔下来。《十冷》的创作团队把自己的姿态放的很低,低到叫观众“老爷”的程度,他们设计的每个“梗”都是为了博“老爷”一笑,“老爷”笑了,票房自然也就高了。
另一方面,《十冷》做了几件中国电影史上破冰的事:
1:第一部公映的众筹电影。
2:在谈到投入和分成的时候,有妖气做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尝试——IP入股。IP参股的方式,还是中国电影中鲜有的案例,这意味着有妖气不用付出额外的资金和精力,就可以分到利润。
3:导演卢恒宇,是目前最年轻的一位,比郭敬明还小。
4:中国第一部票房过亿的非幼小动画电影。
5:电影元素里混合了漫威、日和等外来风格,用导演自己的话,这是中国第一部“奇葩电影”。
截至发稿前,《十冷》的票房已经达到1.17亿元,董志凌的脸上散发出掩饰不住的喜悦。IP变现的目标终于达成,市场也因为《十冷》认可了成人动漫的价值,未来只要经营好手里的作品,有妖气就会实现商业抱负,最终带着“妖气君”们一起上市。
办公室里,“妖气君”们有条不紊地工作着,这时,门外进来几个年轻人,说是来面试的。董志凌感慨着:“就像当初我上学时喜欢动漫,我希望中国动漫发展的好。后来走上社会,看着中国动漫和足球一样每况愈下,干脆自己干吧!”
《十冷》之后,一些动漫团队,开始把有妖气当作一面旗帜,在复制有先进的商业模式时,他们会更有信心了,还会对别人说“我们在做有妖气那样的事”。而对有妖气来说,这是他们最大的成就感,也是他们最大的压力所在。
(来源:钛媒体)
责任编辑:吴梦云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 最新创业资讯 频道推荐
-
“国字号”品牌助推建瓯锥栗产业升级2018-08-27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