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福建 福州 闽南 台湾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图库 视频
论坛 房产 创业 家居 旅游 健身 出国 交友 婚嫁 亲子

      泉州全方位推进供给侧改革 创新驱动引领加快转型升级

      当前,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泉州进入经济转型窗口期和新旧动力转换期。泉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加快催生新经济增长点,坚持把稳增长与调结构紧密结合、引增量与补短板紧密结合,打一场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战。

      1-8月,泉州全市累计产值超亿元企业1660家,完成工业产值6896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5.6%,同比增长9.9%。其中,产值超5亿元企业285家,完成工业产值387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8.1%。供给侧改革初显成效,经济发展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

      倒逼转型

      泉州是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也是国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民营经济综合改革试点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爱拼敢赢的泉州人在这个东南边陲的海丝起点城市,铁心创业,打造出纺织鞋服、机械装备、石油化工和食品、建材等一批千亿、百亿产业集群,经济总量连续17年雄踞八闽首位。

      但泉州远离科技发达的大都市,大多企业脱胎自上世纪80年代的家庭作坊,技术基础薄弱,人才短板突出,快速发展的鞋服等传统产业,到了一定阶段,难免遇到技术上的瓶颈制约。而随着新常态下全国乃至全球产能过剩、增长趋缓,更倒逼泉州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升级的发展新阶段。

      位于泉州北峰的微柏公司,就是传统产业在新常态下,从供给侧改革中迸出的一朵“数控之花”。

      微柏公司总经理蔡华强的父亲,是长期从事汽车配件生产的企业主,在泉州鲤东和四川成都分别拥有汽配厂。汽配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作负荷重,用工成本居高不下,使企业利润日益微薄。为提高效益,四川大学机电系毕业的蔡华强,在参与家庭汽配厂的管理后,致力探索汽配业智能化、自动化生产的新路。在他主导下,蔡氏企业研制出智能设备,大大提高汽配工厂的效率,企业效益明显提升。

      在汽配企业获得突破后,市场感觉灵敏的蔡华强,意识到数控智能产品将拥有无限潜力,于是创办微柏机器人公司。先后投入6000多万元,专注于用数控手段,开发智能机器人设备,如焊接机器手、缝纫机器手、外墙贴砖机器手、饼干果冻生产机器手,服务于用工多、劳动量大的汽配、建筑、服装、食品等行业,成为泉州数控领域的佼佼者。

      “微柏的脱胎换骨,严格说来是从供给侧入手,创造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探寻出企业发展的新路径。”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陈金龙说。

      改革开放以来,泉州形成较大的总量基础,制造业集群优势明显。从家底看,泉州经济规模较大,2015年GDP完成6138亿元、同比增长8.9%,占全省的23.6%;

      以民营经济为主体,民营经济占GDP的80.9%、工业增加值的88.6%。目前,全市市场主体55.4万户,其中企业16.8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348家,拥有中国名牌产品46件、中国驰名商标146件,上市企业99家,均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以制造业为主体,工业增加值占GDP的53.7%,占全省的29.3%。然而,随着后危机时代的到来,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国内外宏观环境急剧变化,泉州制造业大而不强问题日益凸显,泉州经济面临市场两端挤压,发达国家需求萎缩;东南亚等后发国家的低成本、零关税竞争,抢走不少订单;出境购物热、海淘热等需求外溢折射出泉州低端过剩、高端不足的症结。作为民生产品制造大市,泉州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在新形势新常态下,泉州如何转换发展动能,力争实现经济质量总量双跨越?

      泉州市领导认为,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进“五个泉州”建设、实现质量总量双跨越的决定性一招。近年来,中央关于“五大发展”“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指导方针,以及“三去一降一补”五大重点任务,抓住经济新常态下继续发展的要害。泉州深入贯彻中央战略决策,按照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的部署,提出建设“创新、智造、海丝、美丽、幸福”现代化泉州,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左右,到2020年超过9000亿元。

      迈步新生

      省委、省政府见势早、出手快,出台产业转型、智能制造、双创等含金量及操作性很强的政策,及时助力全省各地转型发展。

      纺织服装、运动鞋、石材产量分别占全国的10%、40%和50%……对泉州传统产业来说,市场占有率的数据有多鲜亮,化解过剩产能、提升有效供给的压力就有多艰巨。顺应需求个性化、多样化、高端化趋势,解决制造业大而不强问题,泉州政企携手,打响一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围战。

      以打造“中国制造2025”地方样板为目标,以数控一代和智能制造推广应用为支撑,以政府全方位服务为保障,近年来,泉州制定实施“泉州制造2025”发展纲要,推进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和质量品牌提升三个专项行动,实施17个产业转型升级路线图,打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局面。今年6月20日,全国“数控一代”现场会在泉州召开。

      机器换工愈演愈烈——传统产业正大力推动工业机器人、3C钻攻中心、数控一代装备的推广应用。去年泉州实施“三个一千”推广计划,组织300多家装备制造企业和1000多家应用企业开展试点示范,今年将继续开展新一轮推广计划,力争新建15个以上示范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推动全市规上企业生产过程装备数控化率达40%。

      福建百宏聚纤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二大涤纶低弹丝生产企业,公司先后投入2.5亿元,与东华大学、哈工大机器人研究院和北京自动化研究所合作,对传统的生产线、包装和库存进行智能化技术改造,节省人力15%,全员劳动生产率和单位产品综合能源消耗均领先国内同行业水平。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与德国Dorst公司合作,对卫生陶瓷新型高压注浆成型工艺技术进行研究与改造,实现卫生陶瓷产品成型、干燥、半检、施釉工序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相关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产能是国内传统模式的3倍以上,节约人工四分之一,综合人均产量是当前国内传统模式的4倍。同时,公司研制的智能马桶盖质量可与日本产品相媲美,价格上又有优势,去年一年该产品就销售4亿元,今年估计再翻一番以上。

      广泛集聚专业创新要素。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但泉州技术人才储备不足、创新机制和要素结合不紧等问题较为突出,特别是一些企业向高端发展后,人才紧缺问题更突出。为此,泉州以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着力引导创新要素集聚、改革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完善公共技术服务,把社会、高校、科研机构的人才用起来、培养起来。在建设创新平台方面,引进国家数控分中心、中科院泉州装备所等33家高端平台,持续推进“一县一服务平台”建设。同时,引导骨干民营企业建设新型科研机构,如推动泰克通讯等多家骨干民营企业出资1.7亿元建设微波技术研究院;在推动技术对接方面,坚持“政府先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组织专家团队开展千家企业技术开发应用和咨询服务,积极对接中关村科技服务模式,合作共建中关村科技服务业产业联盟海西基地,目前已有20个服务机构注册落地泉州。在设立产业基金方面,逐渐改变涉企专项资金“直补”“无偿”方式,建立股权投资、跟进投资、分险化险、担保服务等较为完善的产业基金体系,扩大乘数效应。加快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新兴产业投资基金等实质性运作,助推高新产业发展。

      加快培育壮大新产业。传统产业是泉州的根本,但总量持续扩张、产业大结构调整要取得实质性突破,还需引入新的颠覆性项目,壮大高端产业,以增调存、以新调旧。泉州市领导认为,推进供给侧改革,要处理好存量与增量的关系,不仅在现有产业存量上着力推进转型升级,而且要抓住机遇,加快布局发展新兴产业,做好产业增量大文章。如泉州、晋江两级联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省电子信息集团创立的晋华存储器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一期投资370亿元,已于7月16日在晋江动工,这是我国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重大战略布局,将打造成为国内首家具有自主技术的存储器研发企业,填补我国动态存储器产业国产化空白,吸引一大批上下游的产业链集聚,标志泉州、晋江新的千亿产业扬帆起航。在洛江、晋江、南安等地,一批智能装备产业园区正在加快崛起,至2020年,泉州机械装备产业产值有望超过2000亿元、年均增长15%。

      今年初以来,随着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泉州经济总体上出现转型、结构、效益三个向好的态势。头7个月,全市工业增值税同比增长11.7%,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利润同比增长19.5%,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庄婷婷
      NASA拍北京雾霾15年(2001—2016):雾霾变化让网友触目惊心
      陕西4岁男童溺亡 母亲在近处玩手机没发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海都微信
      海都微信
      海湃APP
      海湃APP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14 举报邮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戏频道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温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峡网(海峡都市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08128号-2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编号:20070802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海峡都市报(海峡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本站由速网科技提供CDN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