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福建 福州 闽南 台湾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图库 视频
论坛 房产 创业 家居 旅游 健身 出国 交友 婚嫁 亲子

      触目惊心,某服装品牌已经关了5000多家门店,福建连锁品牌如何雄起?

      始于运动品牌的关店潮近年来席卷鞋服行业各个角落,男装、休闲品牌,甚至是景气度最高的女装都难以幸免。据去年财报显示,波司登就关掉了5000多家门店。从目前已经发布半年报的服企数据显示,今年鞋服行业的关店潮虽然仍在继续。从上半年的情况来看,动辄上千的关店数字,还是着实让人瞠目。不少还涉及福建,特别是晋江的鞋服品牌。

      可以说,2015年对于服装行业来说,一半火焰一半海水来。一边是寻求转型和跨界转型的企业,一边是部分老牌企业在转型中迷失并消失。在专家看来,服装企业的生存状况短期不会好转,关店潮仍将持续。

      仍在关店

      一边是Zara、优衣库、无印良品等“洋和尚”的品牌加速扩张布局、雅戈尔、报喜鸟、美邦等服装企业热火朝天忙投资忙并购忙转型、安踏上半年狂收51亿创下公司历史最高水平、茵曼等互联网品牌到线下开店抢夺市场份额,而另一边,却是无数的服装品牌欲哭无泪,深陷关店狂潮。曾经的的旗舰店变成吆喝声不断的折扣店,或是彻底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男装品牌利郎日前发布了2015年上半年财报,主品牌LILANZ零售店数量减少15家。关店同样也发生在其他服装品牌上,佐丹奴在内地净关闭37家自营店;安踏关闭了282家安踏店;361°的230家门店被关闭。仅仅这4个品牌在半年内关店的数量就已经达到564家。

      服企关店潮早已开始。相关资料显示,2013年至2014年以来,安踏、匹克、中国动向、361°、特步等运动品牌累计关闭门店数量超过6000家。2014年,美特斯邦威在京最大旗舰店王府井店在开业四年后撤店,标志着国产潮流服装开始缩窄一线城市布局。同年,利郎主品牌LILANZ零售店数量净减少158家,佐丹奴全年关店190家,艾格上半年关店88家,九牧王上半年关店73家。国产服装品牌关店在今年继续加剧。

      大势所趋

      服装企业受电商冲击,再加之租金的增长,使得关闭业绩不好的店面成为了及时止损的选择。服装在电商平台已成为最炙手可热的品类,同时挤压着实体门店空间。艾瑞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网购市场规模达2.8万亿元,其中服装成为第一大品类,超过6100亿元,同比增长41.5%。同时,租金上涨也成为服装企业不能承受之痛。关掉不盈利的店面会明显降低商品库存、人工成本以及投资回报率,部分企业把精力放在自己能够经营好、有效率的店铺上。

      在优他国际时尚品牌投资公司总裁杨大筠看来,关店今后还会持续,可能会成为一种常态。“有一部分企业在这个市场中确实挺不下去了,没有办法转型和满足新消费群体、市场的需要。它们会持续关店,并且有一部分企业会退出市场。”

      杨大筠认为,除中国经济面临转型、互联网对传统行业产生冲击外,消费结构发生改变也是造成关店潮的主要原因。2000年到2012年之间是中国服装企业发展的高潮期。此后主流消费群体不断老化,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新消费群体正在快速崛起。这给传统品牌带来的困惑是,原来满足市场消费者需求的方法——简单的设计或者一般的品质已远远不够。

      难在何处

      昔日明星鞋服企业的关店潮让人除了感叹实体经济难做之外,更发现我国纺织服装业整体环境不乐观,行业洗牌的趋势势不可挡。那么对现在的纺织服装企业,究竟“难”在何方?有分析认为制造业至少有这三“难”:全开工难,降库存难,融资难。

      订单缺失 全开工难

      据调查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各大织造集群开机率均未达到满负荷,大部分地区开机率徘徊在7成左右,像萧绍等地圆机产能过剩明显,较低开机率在4-5成左右,市场明显开机不足。对于企业而言,开机不足则意味着利率回报率较低,同样的机器,开着能有产出,或许能带来利润。但是关着只能白白积灰尘,等着折旧贬值。但是面对今年的行情,订单少且散,企业只能选择降低开工率来缓解库存和资金的压力。

      利润微薄 降库存难

      面对近年来累计的高库存,每个企业老板都在千方百计的予以压缩,除了上述所说控制生产之外,低价促销也是最佳方案。从下图可以看出,今年以来规模以上企业利润率稳中向下,一直在0的水平线波动。除了受到原料价格走低,成品价格打压之外,染整费用增涨也剥削了部分仅剩的利润。利润微薄甚至无利润也导致了部分企业有单不敢接,也不愿接的现象。

      银行收紧 融资难

      最后一点,也一直被业界认为企业的“阿克琉斯之踵”,即资金的问题。银行等金融机构收贷,民间借贷成本过高,一步步拖累一个大企业走向穷途。不少企业目前资金流不足,周转困难,为了维持正常生产,发放工人工资,维持公司形象,老板将目光瞄向所谓的“投资公司”,高利借贷,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动作,也加速了企业走上“不归路!”

      各显神通

      卡宾位于上海的生活馆,不仅卖衣服,也能体验休闲生活

      服装企业近年来一直在寻求新的增长点,不断试错。发展副业、童装、副牌成为热门选择。

      把艺术搬上T台,用舞蹈演绎服装、3D科技打印礼服,将多个时尚相关的领域集结并落地终端……这些看上去颇为“高大上”的举动,全部出自日前卡宾、利郎在上海的两场活动,让人不禁感叹闽派男装品牌越来越会“玩”,也越来越时尚了。 卡宾、利郎、七匹狼、九牧王等闽派男装品牌正朝着时尚产业集团的目标迈进。今年6月1日晚间,九牧王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西藏工布江达县九盛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正在筹划发起设立规模高达10亿元的互联网时尚产业基金。

      作为运动服装品牌转型成功的代表,安踏表示,预计今年底安踏店铺数目为7200家到7300家,不过另一方面,安踏将继续发展儿童体育用品和FILA品牌。去年9月,361°也与互联网科技巨头百度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后,共同推出的第一款数位智能产品或许就是一种尝试。

      从以上的案例来看,实体店铺的萎缩,关闭店铺,并非是一个绝对坏的事情。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是服装企业调整战略决策调整运营业务的一个迹象,而非全面撤退的表现。从这个角度来说,关店或许也是一个健康的迹象,意味着一个更开明的阶段到来。

      2015年陷“关店潮”鞋服企业

      1、波司登:大举关掉5053家门店 净利润创上市以来新低

      净利润:据其7月28日公布的截至2015年3月31日的年报数据显示,上一财年波司登营收为62 .93亿元,同比下滑23 .61%;而净利润更同比大跌81.01%,至1.32亿元。

      关店数:截至今年3月31日,波司登零售网点为6599家,同比减少了高达5053家,其中自营零售点减少1296家、第三方经销商经营的零售网点减少3757家。

      个案评论:一是传统的“品牌+批发”经营模式不仅导致产品市场适应性低,还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导致企业毛利率下降;二是电子商务的发展、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使得一些缺乏竞争力的实体门店业绩表现不佳,不得不关店。

      2、利郎:上半年关店15家 依旧去库存化

      净利润:截至2015年上半年,利郎净利润增加 11.6%至人民币 2.77 亿元。盈利增长乃来自营业额的增长以及毛利率扩张。期內营业额上升 9.0%至人民币11.88 亿元。

      关店数:截至2015年上半年,利郎店铺数量共 3,080 家。期內,旗下品牌「LILANZ」店数目净减少 15 家至 2,768 家。

      个案评论:受互联网对零售业的冲击,去年一年,利郎关闭了一些低效店,是利郎战略的一部分。关店是为了转型升级,经销商也需要转型升级。

      3、安踏:下半年关店40家至140家

      净利润:截至2015年6月30日,安踏营收达到51.1亿元,同比增长24%;净利润同比增长20.2%,为9.65亿元。

      关店数:对于下半年的开(关)店计划,预计今年底安踏店铺数目为7200家到7300家,也就是说下半年安踏可能在上半年7340家店铺的基础上关店40家至140家。

      个案评论:安踏一直在调整自己的商业模式,转型意图很明显,传统业务增长疲弱,寻求新市场增长点,是安踏的战略发展方向之一。

      4、九牧王:高不成低不就遭遇尴尬 上半年关店134家

      净利润:上半年收入9.71亿元,同比下滑16.6%;净利润2.04亿元,同比下滑超过30%。

      关店数:应对国内服装消费的持续低迷,公司今年初曾确定的全年关店目标是50家至100家,而到今年上半年已经关了134家。

      个案评论:硬挺着不降价很难卖出量,一旦降价又支撑不了高额广告费,就会削弱品牌影响力,更与普通品牌没什么差别了,这就是这些正装品牌目前的困局。

      5、七匹狼:净减少519家门店,转型后业绩下滑并未好转

      净利润:公司营收11.3亿元,增长10.42%;净利润1.11亿元,同比跌26.28%。

      关店数:去年上半年七匹狼共拥有终端门店3155家,截至目前为2636家,净减少519家门店。

      个案评论:实际上,七匹狼年初已由“纯实业”转型为“实业+投资”的运营方式,但业绩下滑并未扭转。国内经济新常态下,当传统服装行业无法抵挡外部环境的冲击时,闭店是减少成本的最好选择。

      6、百丽:门店规模下降 一季度零售网点减少167家

      净利润及关店数:百丽国际最新公布本财政年度第一季度(3月至5月)零售营运数据显示,这家中国最大的鞋履生产和零售公司在内地零售网点数目净减少167家,而其鞋类业务销售同比下降7.8%。此前,门店规模一直是百丽国际的优势所在。

      个案评论:在市场饱和、成本上涨、电商持续性冲击等诸多因素的共同掣肘下,女鞋品牌单纯走规模化、拼产能降成本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经行不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海都微信
      海都微信
      海湃APP
      海湃APP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14 举报邮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戏频道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温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06 海峡网(海峡都市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08128号-2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编号:20070802
      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拥有海峡都市报(海峡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福建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本站由速网科技提供CDN技术支持